2月1日,2023開年爆款電視劇《狂飆》迎來大結局,其討論熱度持續(xù)高漲。在劇終后24小時內(nèi),新浪微博熱搜榜前50話題中,仍有超過三成與《狂飆》有關。有媒體統(tǒng)計,《狂飆》熱播期間,至少上過120次熱搜。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狂飆》熱潮也燒到了對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新媒體平臺“看臺海”發(fā)文指出,大批臺灣網(wǎng)友同步追劇,并在其平臺留言“太好看了”。有臺灣網(wǎng)友盛贊演員演技,有網(wǎng)友則緊跟劇情,有網(wǎng)友表示想讀一讀《孫子兵法》,還有臺灣網(wǎng)友想去取景地廣東江門吃腸粉。
除了演員演技、精彩橋段和花邊細節(jié)令臺灣網(wǎng)友著迷,很多臺灣網(wǎng)友也通過《狂飆》這部掃黑除惡題材電視劇,被大陸警察不計回報的付出深深感動。兩岸觀眾同頻追劇,一起歡笑、一起落淚、一起吐槽“吃瓜”、一起“狂磕CP”,在熱鬧融洽的氛圍中,拉近著彼此距離。


實際上,在《狂飆》之前,已有不少大陸影視劇受到臺灣網(wǎng)友喜愛。春節(jié)期間,另一部經(jīng)典劇集也一度成為兩岸觀眾討論熱點,即至今已播出12年的《后宮甄嬛傳》電視劇。
該劇被對岸電視臺買下版權后,以“24小時不間斷馬拉松直播”的方式播出。今年從1月18日至29日,共播放了5輪,創(chuàng)下超過473萬的高流量。尤其在大結局“皇上駕崩時”,更有3.2萬人同時在線,被臺媒稱為“最強宮斗劇”。
多年來,包括《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步步驚心》《三國》《新西游記》等大陸電視劇在臺灣都擁有不俗人氣。許多臺灣電視臺輪番熱播,收視率相當不錯。
諷刺的是,任內(nèi)持續(xù)操作“反中”“去中”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以及名列“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的前民進黨當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他們嘴上把大陸影視劇說成“統(tǒng)戰(zhàn)工具”,但自己卻是妥妥的“大陸劇迷”。
2018年,大陸電視劇《延禧攻略》在臺熱播,蘇貞昌受訪時將馬英九比作劇中人物爾晴,說“要看完70集才看出來,這真的是不得了的角色”。瞧瞧,“蘇院長”不僅看大陸劇,而且看得還相當癡迷,一直追到70集。蔡英文也不遑多讓,她曾自曝,包括《延禧攻略》《甄嬛傳》《如懿傳》等大陸電視劇,都在她的“睡前觀看名單”上。

有報道指出,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陸視頻網(wǎng)站被民進黨當局下架前,相關網(wǎng)站深受臺灣網(wǎng)友喜愛。愛奇藝臺灣站設立四年,2019年全站流量沖破17億。谷歌公布的“2019戲劇搜尋排行榜”前5名中就有3部作品在愛奇藝臺灣站獨家播出。騰訊視頻在臺推出的綜藝和古裝劇,累積已逾百萬人下載。
眼下,抖音、小紅書等大陸APP又在臺灣火了起來,尤其年輕人對此十分熱衷,而民進黨當局的“屠刀”則毫無意外地揮向了這些APP。民進黨當局天天把“自由”“民主”當“口頭禪”,連黨名中都要掛上“民主”“進步”,但其所作所為完全在復辟“威權統(tǒng)治”,等同“綠色獨裁”。
憑什么民進黨民代能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看愛奇藝,臺灣老百姓卻不能看?憑什么民進黨政客能玩抖音、Tik Tok、小紅書,臺灣年輕人卻不許玩?憑什么蔡英文蘇貞昌不光能追大陸電視劇,還滿滿“臺灣價值”,臺灣普通觀眾看了卻要被質(zhì)疑“統(tǒng)戰(zhàn)”?
民進黨當局憑的是什么?憑的是靠發(fā)爛“選舉支票”騙來的執(zhí)政權,憑的是可以隨意故入人罪的“綠色獨裁”法案和“東廠”機構。但民進黨的威權再大,大不過洶涌澎湃的臺灣民意。
當“下架民進黨”的滔滔民意開始在島內(nèi)“狂飆”時,民進黨政客就等著被臺灣社會“掃綠除惡”吧!【來源/海峽之聲微信公眾號 文/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