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臺獨”政治操弄干擾體育
對于小S近期言論,臺海問題觀察員閔喆認為,支持家鄉(xiāng)選手是人之常情,但小S支持的中國臺北羽毛球隊選手,在此次奧運會期間剛剛有過“這份奧運殿堂上最高的榮譽獻給我的國家——臺灣”“經(jīng)常在國外比賽卻不能拿國旗”之類的出格言論。臺灣地區(qū)以“中國臺北”名義參加奧運會,運動員應(yīng)該在奧運框架下專注于賽事,而不是牽扯政治;即使在個人社交媒體發(fā)表此類言論,也無異于挑事,傷害了大陸民眾的感情。

同樣的,明星作為公眾人物要珍視自己的形象,深知自己的社會責任。小S向有不當政治言論的運動員表達支持,且選擇該運動員敗于大陸選手時情緒化發(fā)言,是引發(fā)輿論爭議的主要原因。

兩岸選手同登領(lǐng)獎臺
理想的狀態(tài),是不論來自臺灣、港澳還是大陸(內(nèi)地)的 選手在奧運會取得佳績,兩岸及港澳的中國人都為之高興。臺東姑娘郭婞淳摘得舉重女子59公斤級金牌,大陸網(wǎng)民表達祝賀還贊許她熱心公益“真善良”;宜蘭小將林昀儒乒乓球男單半決賽惜敗于廣州球手樊振東,大陸體育界人士和普通球迷對“小林同學”毫不吝惜溢美之詞,都是有溫度的例子。對兩岸的公眾人物來說,在兩岸選手爭勝負時表現(xiàn)出過于強烈的傾向性,無疑有忽視對岸感受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