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會讓日本“吃大虧”
環(huán)球時報:如何看待日本國內的“脫中國論”?
富坂聰:雖然有人大肆渲染“脫中國論”,但考慮到實際情況,認為可行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因此這種論調在日本也不是主流。光是中美“脫鉤”就足以給日本造成嚴重影響,要是“脫中國”,日本根本沒有別的發(fā)展余地,經濟肯定會受到致命一擊。所以,所謂“脫中國論”根本不可能實現。
環(huán)球時報:日本“反中”的話,真的會像這本書的名字一樣,導致日本“亡國”嗎?
富坂聰:“反中”情緒高漲的話當然會“亡國”,只不過這里的“亡國”不是說日本這個國家徹底沒了,而是說日本要“吃大虧”,受到嚴重損失,書名里的“亡國”主要是這層含義。
環(huán)球時報:日本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日本真的怕中國嗎?
富坂聰:害怕。日本有“中國恐懼癥”,主要原因之一是:雖然有些過度擔憂,但是日本人擔心“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會被奪走,將來“挨欺負”。而實際上,從中國的立場來看,中日之間圍繞該爭議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主張“擱置爭議”。但同樣的問題在日本看來,好像中國很快就要來“奪島”。日中雙方聽到對方觀點的時候都會感到“吃驚”,正是這種“吃驚”的不斷累積,形成今天的這種局面。我認為日中之間還是應該加強交流,消除相互間的誤會,充分利用亞洲的發(fā)展機遇期,實現雙贏。
日本拓殖大學海外事務研究所教授富坂聰
“因為美國壓力,日本不再曖昧”
環(huán)球時報:如果說日本此前還試圖在中美之間謀求平衡的話,其近來表現則給外界以過于“親美”的感覺。您對此怎么看?
富坂聰:這種感覺沒錯。因為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日本之前的曖昧立場不再被允許。在面對這種壓力時,日本如何做出現實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在書中也提到說,對于美方聲稱的所謂“強制勞動”“種族滅絕”等問題,日本如果無法確認的話,就應該謹慎對待。
國際關系可以看作是“活著的生物”,特別是大國之間的外交關系受到利害得失的趨勢,存在突然轉圜的可能性。只要利害關系一致,即便是現階段無法想象的情況也有可能發(fā)生。比如,現在看來中美關系可能處于長期對立的關系,但也不排除兩國關系因某種契機回暖??扇罩嘘P系一旦損壞,就不可能迅速恢復。舉例來說,倘若日本和中國陷入真正的對立狀態(tài),對日本來說幾乎沒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在對華政策上感情用事,對日本來說非常危險,一定會有損失。
在我看來,日本對于中國的理解完全不夠,在判斷是非對錯之前,連足夠多的信息都沒有收集到。我在《“反中”亡國論》一書中介紹了很多我對中國的認識,希望可以作為面向日本社會的信息補充。但最終還要看日本讀者如何理解和思考。
環(huán)球時報:日本是否意識到了這些?
富坂聰:沒有,日本人不善于這種思考。比如遇到某個問題,經常有人問我:“這是誰的錯?”這讓人哭笑不得。如果所有問題都能給出簡單答案,很多事情就不用費心鉆研了。中美等國相對來說習慣于辯論,也習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即便不能接受對方的觀點,也能了解對方的想法。但日本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告訴學生“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所以日本人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追求那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我經常對學生說,在社會上,很多問題沒有答案,立場不同答案也不同??墒侨毡救艘蚜晳T這種思維方式,很難修正。這也就要求所有人保持統(tǒng)一的“正確答案”,不允許有其他想法。
“日本沒有真正理解臺灣問題的重要性”
環(huán)球時報:日本此前在臺灣問題上表現相對克制,但近期日本政客頻頻就臺灣問題發(fā)表不當言論,這是否表明日本對臺立場發(fā)生變化?
富坂聰:日本政客近期關于臺灣的發(fā)言,我個人也不太理解。可能有的政客認為,這樣做有利于其自身的政治利益??梢悦鞔_的是,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問題上,日本明顯想要把美國牽扯進來,因為美國此前的表態(tài)比較曖昧,日本想要確認美國的態(tài)度。但是在臺灣問題上,我不認為日本想要積極參與其中。日本無非想要利用臺灣,將其作為某種要素,為日本在海洋問題上謀求更有利的局面。
說到臺灣問題我想多談一點看法,實際上日本沒有真正理解臺灣問題的重要性。1972年的《日中聯合聲明》中明確了一個中國原則,但不得不說日本人對此知之甚少,因此很多日本人不能理解中國為何把臺灣問題看得如此重要。
我認識的一些日本外交問題專家在電視媒體上宣傳中國的主張,遺憾的是這些聲音始終不能成為主流聲音。日本人對中國缺乏興趣并非莫須有的謊言,在普通日本人的一天當中,為養(yǎng)家糊口疲于奔波,不可能利用休息時間重讀《日中聯合聲明》。即便有人愿意花時間向他們解釋,他們也未必愿意去聽、去了解。所以盡管在日本強調中國的對臺主張,日本民眾還是很難理解這個問題有多嚴肅,中國為什么在這個問題上如此敏感。
原子彈爆炸給日本的戰(zhàn)前戰(zhàn)后劃出一道清晰的分界線,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更不了解二戰(zhàn)后的中國內戰(zhàn),想要加深日本人對臺灣問題的看法還需要思考某種方式?;蛟S,日本人無法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