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鄧岱賢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 前海峽交流基金會經貿處 處長
根據島內6月4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為3.12%,在尤其是2021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8.92%,在全球各經濟體皆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的沖擊下,經濟成長表現非常亮眼。在3.12%經濟成長率中,“島內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為0.38%,約占12.2%,“海外凈需求”(出口金額減進口金額即貿易順差)對經濟成長貢獻為2.74%,約占87.8%,足見海外凈需求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性。
2020年臺灣地區(qū)整體貿易順差為593.9億美元,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約占87.8%,而對中國大陸加香港特區(qū)的貿易順差為866.5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加香港的貿易順差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貢獻約占128.1%,成為島內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來源,若是沒有中國大陸加香港出口順差的貢獻,臺灣地區(qū)貿易將面臨272.6億美元的逆差狀態(tài),經濟也將呈現負成長,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源泉,用閩南語說就是會下蛋的“金雞母”,臺灣除要心存感謝之外,還要特別珍惜與維系,讓雙方經貿合作持續(xù)下去!
而2020年臺灣整體對外出口金額中,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比重為43.9%,成長14.6%。相較于出口“東南亞國協”(ASEAN)十國衰退1.3%,出口歐洲金額衰退16.1%,中國大陸加香港仍為臺灣地區(qū)主要出口成長地區(qū)。
臺灣地區(qū)是個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對外貿易對臺灣經濟發(fā)展非常重要,因此維持出口暢旺一直是臺灣經濟成長最重要的課題。在1960至1990年代臺灣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美國,美國成為臺灣經濟成長做重要的來源。然而,自1979年中國大陸執(zhí)行“改革開放”政策后,這個情況已經有所改變。
尤其是1987年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兩岸交流序幕以來,經過30多年發(fā)展,目前中國大陸是臺灣的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qū),更是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同時也是臺商對外投資與人民出外旅游最多的地區(qū)。
以人員往來為例,截至2019年底為止,臺灣人民赴大陸旅游超過1億1千1百五十余萬人次(陸委會自2019年起只公布年資料),而臺灣總人口約2,300萬人,可見臺灣人民經常性的往來中國大陸﹔而截至 2021 年 4月底止,中國大陸人民來臺總人數共計 3,162.6 萬人次。兩岸人員往來密切,不但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增進雙方的融合,同時還對相關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一定助力??上У氖?019年8月后,陸客來臺“個人游”暫停,2020年起又因新冠肺炎疫情,臺當局嚴格限制中國大陸人士來臺,以致來臺人員大幅衰退。
在貿易方面,根據臺灣統計,2020年兩岸進出口總額為2,162億美元,其中臺灣地區(qū)出口中國大陸1,515億美元,進口為648億美元。若是根據中國大陸統計,兩岸貿易總額為2,608.1億美元、臺灣出口大陸金額為2,006.6億美元、進口金額為601.4億美元。
在投資方面,截至2021年4月底止,臺灣地區(qū)共核準44,538件赴中國大陸投資案,核準金額為1,932.3億美元,若再加上臺商從第三地轉投資,投資金額遠遠大于此數。若根據中國大陸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共核準臺商投資案件超過117,186件,為中國大陸帶來資金、技術、管理、通路、稅收、工作機會與創(chuàng)匯等,同時也為兩岸經貿往來搭起交流合作的平臺。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開放中國大陸企業(yè)來臺投資后,截至2021年4月,一共來臺投資1,472件,投資金額為24億2千多萬美元,雇用了上萬名臺灣干部,對臺灣經濟成長、就業(yè)、稅收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總而言之,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關系密切,中國大陸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是臺灣經濟成長的金雞母,臺灣應該對大陸心存感謝并好好維持兩岸密切的經貿關系,當前臺灣地區(qū)與中國大陸最佳相處之道就是和平發(fā)展、擱置爭議,務實協商,提高雙方人員往來與經貿互動,讓中國大陸經濟騰飛動能成為臺灣經濟成長引擎,這才是臺灣最佳選擇!
華夏經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