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采購尚未完成二期實驗的臺灣自產疫苗,引發(fā)臺灣社會廣泛批評,并質疑當局政商高層有藉此炒股嫌疑。對此,民進黨民代機構黨團1日召開記者會,點名批評國民黨、民眾黨,并辯稱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與去年國民黨主張相同,若國民黨認為當局現(xiàn)在在炒股,難道去年他們是在做多、如今要開始放空嗎?
與此同時,被稱為民進黨黨報的《自由時報》1日刊文,歪曲理解外交部發(fā)言人的表態(tài),并稱 “中國政府在全球瘋狂地攔阻臺灣疫苗的采購”。
上述兩件事表明,面對疫苗之亂和社會各界的批評質疑,民進黨當局至今不檢討自身,也不尋思解決問題之道,而是采用“烏賊戰(zhàn)術”,扔泥巴轉移問題的焦點,模糊問題實質;同時,散布大陸阻撓臺灣獲得疫苗的荒謬論調,甩鍋卸責的同時,繼續(xù)煽動“反中仇中”情緒,轉嫁矛盾焦點。民進黨當局及其吹鼓手的這種伎倆,可謂讓當下臺灣疫苗之亂亂上添亂。
事實上,島內社會各界對民進黨當局采購臺灣自產疫苗的批評質疑,首先源于對自產疫苗的安全疑慮。
其次,民眾的質疑,也因民進黨系列反常操作。比如,“超前部署”采購疫苗,但一年多毫無著落;比如,無視社會廣泛呼吁,民進黨當局以各種蹩腳借口堅決拒絕大陸善意提供的疫苗;又比如,疫苗短缺,卻又不允許各縣市和民間自行采購;再比如,疫情發(fā)生以來,臺灣股市一片哀鴻,唯有高端股價一枝獨秀。
試問:如果現(xiàn)今的臺灣自產疫苗安全無虞,又何以惹來這么多是非?臺灣各界又怎會不支持?
民進黨當局以支持自產疫苗為由,為其采購自產疫苗行為辯解,并暗指其他政黨“前后不一”,其實是其所謂“愛臺灣”政治操作伎倆的運用。然而,人命關天,誰也不是傻子。誰在愛臺灣,誰在害臺灣,大家心里明鏡似的。
至于所謂大陸阻止臺灣獲得疫苗的論調,純屬無稽之談。臺灣沒買到德國BNT疫苗,不是因為大陸介入,而是因為臺灣內部某些人勾心斗角的利益爭奪導致的。而阿斯利康疫苗因安全風險問題,日本自己不用卻“轉贈”臺灣,民進黨當局還忙不迭地“感謝”,其中貓膩,日本政府和民進黨當局各自心中有數(shù)。被大陸批“以疫謀獨”,民進黨一點不無辜。
事實上,大陸方面一再表示愿為臺灣同胞提供疫苗,并做了相應準備,這是基于人道主義和同胞之情,也是順應臺灣社會各界的呼吁,是真好心而不是什么“假好心”。廣大臺胞至今用不上大陸疫苗,責任不在大陸,障礙在哪里,人們一目了然。
充足、安全、有效的疫苗在哪里?這是問題的焦點和實質,是作為執(zhí)政的民進黨當局及其吹鼓手們回避不了,轉移不了,也模糊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