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33、206、180,最近的4天,臺灣新增本土確診新冠肺炎近千例。這是自去年疫情暴發(fā)以來,臺灣從來沒有見過的陣勢。
對于一個只有2400萬人口的省份來說,可謂全線告急。
01
看看這張圖就知道,臺灣的本土確診(橙色)病例這幾天直線上升(圖自臺灣“中央社”)

最新的一天,臺灣新增本土確診240例,只看數(shù)字,是比前一天的333有所回落。
但島內(nèi)目前并未實現(xiàn)普篩,每天實際檢測的人很少。240這個最新數(shù)字多大程度上反映臺灣疫情的真實面貌,不得而知。
前兩天,臺灣暴露出的疫情主要集中在臺北、新北,但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與兩座城市相鄰的基隆縣、桃園市等,中部的臺中市、彰化縣等,甚至南部的高雄市都出現(xiàn)了病例。疫情呈現(xiàn)在全臺的延燒之勢。

臺灣前“衛(wèi)生署長”楊志良預測說,20日左右,臺灣單日確診會達到千人的高峰。還有更為驚悚的推測說,全臺疫情最重會呈指數(shù)遞增擴散,最終導致全面失控,就像當前的印度一樣。
臺當局會把這樣的預測當成危言聳聽,還是逆耳忠言?
先看看臺灣各地區(qū)的行動。即使疫情已經(jīng)很嚴重,目前臺灣各縣市無一硬性“封城”。分析人士認為,之所以遲遲不宣布“封城”,是因為5月20日是蔡英文就職周年,她不想壞了典禮。
還有一種說法是,“封城”意味著臺灣“抗疫神話”徹底破滅,而之前無論是G7還是布林肯等人,鼓動接受臺灣參加世衛(wèi)大會的理由是其“防疫成就”,現(xiàn)在的境況讓各方都尷尬。

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說,現(xiàn)在的情況已經(jīng)是“類封城”了。
以新北市為例,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定,高中以下各級學校18日至28日全面停課,人們出門要全程佩戴口罩,室內(nèi)5人以上與室外10人以下的聚會也被全面禁止。
臺北新北兩座城市的街市,與一周前相比,熙熙攘攘已經(jīng)變成了空空蕩蕩。

另一方面,因為臺當局猶猶豫豫沒有實施最高級別防控,自主外出的人不會受限,他們可能成為傳播進一步加劇的隱患。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怪誰?在一份民調(diào)中,臺灣防疫不力,認為陳時中責任最大的人數(shù)占比65%。
臺灣似乎并不急著反思。他們更急切做的,是找各種機會轉(zhuǎn)移視線。
隨著臺灣疫情升溫,這幾天不斷有島內(nèi)人士建議臺當局向大陸購買疫苗。
而臺當局不但拒絕了大陸的提議,陸委會甚至指責這是大陸的“假好心”。
陸委會又重提了一個不實指責,那就是臺灣沒有買到更多疫苗是因為大陸的“阻撓”。
而來自美國的一個新消息,或許給臺當局壯了膽。
美國總統(tǒng)拜登17日宣布,將在6月底再向世界增運2000萬劑疫苗,加上之前美國許諾的6000萬劑,如果都能到位,那么美國將向世界輸送8000萬劑。
臺當局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會極力為臺灣爭取疫苗。

臺當局自認還有一個后手,那就是島內(nèi)自產(chǎn)疫苗的進展。蔡英文今天表示,島內(nèi)自研的聯(lián)亞和高端兩款疫苗已經(jīng)進入臨床實驗第二期的收尾,希望7月底能供應第一波疫苗。
依現(xiàn)在的情況,7月底才能供應的疫苗,恐怕是遠水難救近火,滿足不了民眾的急切需求。
據(jù)報道,臺灣“法律”不允許使用大陸疫苗,有臺官員表示,安全部門已被告知,要集中精力應對大陸所謂的“認知戰(zhàn)”,后者的目的是“制造混亂”,破壞公眾對臺當局處理疫情的信任。
根據(jù)臺灣當下的境況和臺當局的既往套路,很多人預測,臺當局目前正在琢磨如何把臺灣這一輪疫情大暴發(fā)的鍋甩到大陸頭上,編織臺灣不在世衛(wèi)組織導致它缺少抗疫信息的說辭。
這點,我們不得不防。
02
為了解島內(nèi)民眾對疫情的真實想法,“補壹刀”專訪了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xié)會執(zhí)行長鄭博宇。
補壹刀:我們關注到,臺灣疫情突然變得嚴重起來,你怎么看這次臺灣疫情突然的大暴發(fā)。
鄭博宇:其實對我來講這毫不意外,因為我經(jīng)歷過兩岸的情況,包括臺灣前期的所謂“抗疫模范生”神話,也包含了我去年9月回大陸后感受到的抗疫舉措。讓我感覺到,其實臺灣并沒有把防疫做系統(tǒng)作戰(zhàn),這樣子的態(tài)度其實本身就有問題。
從去年八九月開始,島內(nèi)有很多輸出到海外的病例不斷發(fā)生,但是臺當局仍然是充耳不聞,這種消極的態(tài)度是造成臺灣現(xiàn)在疫情大暴發(fā)的一個根源。
在這之前我一直跟家里講,千萬要注意,因為真的很難確定島內(nèi)疫情什么時候會暴發(fā),但一定是紙包不住火的被迫暴,而且是非常大非常嚴重的一個情況。那這兩三天從一兩百例到昨天的三百多例,這樣子的情況在我們看來是不意外的。

所以我常常說,在大陸我們感到很安心,但是我們卻對在臺灣的家人,跟臺灣的環(huán)境和疫情感到憂心。
補壹刀:你覺得臺灣這一波疫情是天災還是人禍?
鄭博宇:我個人覺得人禍多一點。因為其實臺當局并沒有把防疫這件事視為工作。這樣的態(tài)度本身就已經(jīng)蘊含了很多潛在風險。
對這段時間很多來往兩岸的臺胞來講,他們也感覺到回臺灣好像“如入無人之境”。在大陸要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才可以登機回臺灣,但是進了臺灣之后,基本上可以隨便打計程車到黃金地段, 甚至說若有條件還可以接你回家,像這樣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風險存在。
我覺得是人禍的原因之二,是因為對比全世界的情況,臺灣算是整整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去有空去作準備。但是當疫情到來的時候,各種醫(yī)療資源和疫苗全都沒到位。快篩的量也非常的低。雖然這幾天臺北跟新北都增加了很多的所謂快篩站,但一個點一天篩查的量大概就也是兩三百,而大陸這邊可以借由健康碼很快速地做鎖定和回溯,接著做全區(qū)域的封閉式快篩。

這幾天島內(nèi)一天的確診人數(shù)就到兩三百, 那這樣的情況還要還要多久時間,才可以做完全部的篩檢?再來就是摸底會有很有時間差,在這個時間差之內(nèi)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
第三點我覺得其實就是就是疫苗的問題,臺灣在爭取輝瑞疫苗以及自主研發(fā)疫苗的時候,民進黨內(nèi)部派系斗爭不斷,枉顧臺灣民眾的權益,造成買不到疫苗的情況。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以歧視性方式把大陸疫苗排除在外,但是事后證明,世衛(wèi)組織也都把大陸的國藥疫苗列入了緊急使用清單,所以大陸疫苗本身沒有問題,但是臺灣自己一步一步地把機會拒之門外。

甚至昨天我還看到消息說,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居然說她在幫臺灣所謂的“友邦”協(xié)調(diào)疫苗的事情,她的理由是因為臺灣現(xiàn)階段并沒有人有意愿去打疫苗,這個話對比到現(xiàn)在這個情況,面對大部分的臺灣民眾,她情何以堪。
上述三個因素就是我認為是人禍的原因。但是我今天看了臺灣的新聞,蘇貞昌先生好像還把暴發(fā)的原因歸咎于“離大陸太近”,這很好笑。至少這半年來,臺灣所謂的每天公告的本土病例跟境外輸入病例,已經(jīng)來自沒有大陸的。所以蘇貞昌就是滿口的“鬼話”。
補壹刀:臺灣老百姓對大陸疫苗真的有需求嗎?
鄭博宇:我覺得是有的。
譬如說我跟一個臺灣年輕人在網(wǎng)上交流。這個年輕人我知道他是投蔡英文的。很有趣的是,他一開始給我留言說臺灣疫情暴發(fā)是因為“大陸不讓臺灣買疫苗”。然后我就直接在下面回答說臺灣買不到疫苗是臺灣自己的問題,是臺當局的決策問題,大陸從來沒有去阻止其他平臺銷售疫苗給臺灣。
他聽完他一下子安靜下來,然后他又默默地說了一句,哦對,好像是派系問題。我說那派系問題是不是政治問題?他說“是啊”。我說派系問題是政治問題,那跟大陸有什么關系?OK,他啞口無言。
然后到前兩天的時候,他就跟我講說,“怎么辦,我家淪陷了”。因為他住新北市,新北市是這一次特別嚴重的疫區(qū)。
因為臺灣人有這樣一種心態(tài),就是這個事情沒有敲到自己家門的時候,他是沒有感受的。但是這次的疫情讓臺灣人危機感很強,而且島內(nèi)目前已經(jīng)沒有疫苗可打了。那個年輕人昨天跟我聊天的時候,聊著聊著突然說,臺灣供電系統(tǒng)給他發(fā)信息,過兩分鐘要停電了,然后他就開始爆“粗口”,說當局讓他們待在家里,然后家里又沒有電,讓人怎么活,是活在“第三世界”嗎?然后他問我說,有沒有機會到大陸打疫苗。
這件事讓我感覺說,臺灣年輕人當時也許做了錯誤的決定,但為時不晚,經(jīng)由一些生活中的事實的真實呈現(xiàn),讓他們產(chǎn)生了更強的危機意識。在大陸的臺胞感到特別安心、放心,不斷試篩查還是打疫苗都非常便利。而臺灣疫苗沒了,快篩還要排號。這樣的對比,讓很多臺灣民眾希望說大陸這邊能夠給予一些相關支持。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自己的觀點,希望是有條件的支持,而非無條件的支持。去年武漢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的下了口罩禁令,傷透了大陸同胞的心。我自己作為一個在大陸的臺灣同胞,真的不太希望大陸的無條件付出換來“吃飯砸鍋”的結(jié)果。
補壹刀:你怎么看民進黨當局稱大陸援助是“假好心”的說法?
鄭博宇:反正我覺得就是“不識抬舉”四個字。民進黨當局還是死性不改,不見南墻不回頭。

除了剛剛講到的蘇貞昌“因為我們離大陸太近了”的說法,還有就是有輕癥的同胞在家里不要出來自然會好的說法。我想說這真的是“鬼話防疫”。還有像什么“讓世界看看,臺灣兩周之內(nèi)接觸三級”之類,代表民進黨到現(xiàn)在還是依照還是以政治作為它的防疫考量,枉顧全臺灣民眾的安危。
另外,我們當然希望大陸可以考慮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安危。但是在民進黨倒行逆施的前提下,我個人覺得還是要讓臺灣的民眾感受到危機意識,他們才會“醒過來”。
對于民進黨當局,我覺得不需要太過的仁慈,因為它也不領情,那既然不領情,我覺得大陸這邊既然已經(jīng)把態(tài)度表明了,就不需要再做太多,甚至不用考慮臺當局的心態(tài),剩下的事情就應該由臺灣民眾自己去反思了。
因為如果臺灣民眾真的有需要,自然會想盡辦法來依靠大陸,我希望大陸可以幫助“中國臺灣的同胞”,但是不是無條件地幫助“臺灣同胞”。臺灣民眾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不會笨到說臺當局都已經(jīng)是這樣的情況,他們還在所謂的“瞎挺”。
就像人才會流動一樣,我覺得民眾自然會做出他認為正確的選擇。如果還有人繼續(xù)執(zhí)迷不悟的話,那我只能說,執(zhí)迷不悟、后果自負。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