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當選人拜登鄭重宣布,美國回來了。意思是,經(jīng)過特朗普總統(tǒng)4年亂政,美國現(xiàn)在終于回來了。同理,受美國直接影響的臺灣地區(qū),在特朗普政府誘導下一連串胡作非為的民進黨當局,現(xiàn)在別無選擇,也只能跟著回來了。
特朗普不得美國人心,也不得世界人心。選前英國民調(diào)針對15個國家(地區(qū))的調(diào)查,只有臺灣支持特朗普超過拜登,幾乎是世界的唯一,可見當前臺灣民眾的世界觀何等受到扭曲,何等逆全球主流的價值。特朗普分裂美國的種族關系,幾乎放任新冠疫情不管,不斷退出國際多邊組織,同時又對大陸抓狂式的攻擊,表面強勢,卻是自殘。
至于臺灣何時偏離世界主流軌道呢?應該說,去年夏天香港“修例風波”是轉折點。原本民進黨當局第一任前3年的“年改”,“黨產(chǎn)會”、“促轉會”等所流露權力傲慢的氣焰,造成民進黨籍縣市長2018年選舉大敗。按理,民進黨當局今年就會下臺,兩岸關系會好轉,經(jīng)濟重回正軌,兩岸可以開始認真討論長期的和平統(tǒng)合之道。
2019年夏天,香港“修例風波”激化發(fā)展成扔汽油彈、搗毀公共設施、高舉“港英旗”和美國旗、毆打不同意見的路人,徹底變質(zhì)了。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和一些右翼團體暗中鼓動,而且提供實質(zhì)支持,加上西方媒體火上加油,造成近半年的恐怖電視畫面。蔡英文抓到“機會”,操弄“恐中”議題,扮演“臺灣安全捍衛(wèi)者”的姿勢,并在連任選舉中獲勝。
接著,今年美國大選,特朗普政府的唯一政見就是不斷批判和丑化大陸,新冠疫情升高后,更是加大力度,為了挑起對抗,刻意利用臺灣的民進黨當局。譬如,把臺灣跟大陸詢問疫情的信函說成“刻意輕忽臺灣示警”,把大陸初期處理的忙亂說成“故意隱瞞”,接著又把責任推給世衛(wèi)組織,痛批總干事譚德塞。
這些做法都讓民進黨當局變得超亢奮,此外,特朗普政府還不時派飛機戰(zhàn)艦“過來”一下,盡管只是做樣子,但對民進黨當局已經(jīng)很受用了。美國不斷把高價的舊式武器硬塞給臺灣,心機險惡,厚顏無恥,這哪里是臺灣民眾認識的美國!
就在這種極度扭曲的國際環(huán)境下,民進黨當局也跟著扭曲了“臺灣民主”,扭曲了臺灣人心。臺灣社會被激起“仇中”意識,選擇漠視民進黨當局的法西斯手段,包括收買媒體,透過臟嘴成天咆哮謾罵,利用激進青年擔任網(wǎng)軍側翼,鼓動已變成歷史文盲的臺灣新一代,打壓“在野黨”,關閉中天新聞臺等。在特朗普傷害美國,擾亂世局的1年中,民進黨當局對島內(nèi)也無往不利,并讓民眾誤以為自己真的有美國做“靠山”,而不知道自己被勒索一大筆買武器的巨款,被強迫吃美豬,而且隨時會掉入戰(zhàn)爭的火海中。
如今,特朗普亂政總算告一段落,拜登要開始療傷止痛,那么接下來臺灣呢?首先就是在民眾的眼中,國際局勢的真相會浮現(xiàn)出來,美國自傷過重,現(xiàn)在重新強調(diào)“國際合作”,對外政策會大幅放軟,反映出美國真實的國力,而且好整以暇的大陸必然是“敵退我進”,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各國(地區(qū))也會跟著風向走。
去除了美國“靠山”的假象,民進黨當局政策會顯現(xiàn)空前“國際孤立”的真相,臺灣民眾也會看得一清二楚,關心的重點會轉為“為什么你們把事情搞成這樣”?民進黨當局嘴巴越硬,民眾就越反感,如此臺灣就開始回來了。當然,就跟美國一樣,真正回來,必須是下次島內(nèi)縣市長選舉之后了。
(本文摘編自臺灣《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