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大選在民主黨拜登宣布勝選后,各國紛紛公開祝賀,雖特朗普還要打法律戰(zhàn),但翻盤機會很小。面對拜登入主白宮,蔡英文當局挑戰(zhàn)剛開始,首先是修補與拜登陣營關系,接著是在兩岸關系上必須有所調整。諸多學者都分析,拜登對中國大陸態(tài)度雖未必一下轉好,但將朝緩和方向前進。在中美關系牽動下,蔡當局在特朗普執(zhí)政時的激烈“反中”路線,恐怕無法持續(xù)下去。
拜登當選的消息一傳出,蔡英文就借由推特向拜登恭賀,且是在拜登1月推特恭賀蔡連任的文章上,發(fā)文轉推,想拉近與拜登的用意非常明顯。而“府”方也說,未來將另再以妥適方式向勝選者表達祝賀,蔡當局在拜登確定當選后,首要工作就是積極修補與拜登以及民主黨團隊的關系。
蔡當局雖一再辯稱對美國大選沒有押寶,但黨內表態(tài)力挺特朗普力道卻不小,當選舉第一天開票時,特朗普超前時,黨內中常委戴上特朗普口罩出席中常會,甚至還出現(xiàn)要邀請?zhí)乩势盏?a href="http://m.dddjmc.com/news/twnews/" target="_blank">臺灣謝票的聲音,面對拜登當選“表錯情”的壓力,恐怕直接就是在蔡英文身上。
加上之前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報導蔡英文今年連任就職影片,壓縮民主黨議員賀詞時間,借由美國媒體的報導,多少影響拜登陣營對蔡當局觀感,未來美臺關系可能會有變化。
接著是兩岸關系,特朗普還是擁有高民意支持,拜登勝選發(fā)言已訴求團結美國,特朗普過去的政策,拜登也不會一下子就翻轉。“反中”的氣氛可能還是會有,但“激情程度”不會像特朗普一樣,這連帶會影響美國對兩岸關系的態(tài)度。
蔡英文過去為了黨內初選,加上2020年“大選”,大力激起“反中”氣氛,導致兩岸戰(zhàn)云密布。拜登若上臺,對中政策若朝緩和方向調整,蔡當局對兩岸關系還是要朝沖突方向走嗎?還是蔡當局可把握機會隨著美國方向調整,趁勢緩和“反中”的情緒,避免兩岸真的走上戰(zhàn)爭。
“習馬會”5周年,兩岸分別舉行研討會,大陸方面釋出善意,是否也代表兩岸戰(zhàn)爭的氛圍有機會緩解、降低,蔡當局無需“膝反射”一昧對“習馬會”負面解讀,批評過去的馬當局。若能利用這個美國大選改朝換代的機會,或是“習馬會”過去奠定的基礎,轉化兩岸緊張。這對蔡英文第二任施政,也可以緩解兩岸軍事以及內政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