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個月,“小小明”回家資格再放寬,從第一波兩歲以下持有居留證者,放寬到六歲以下無論有無居留證皆可返臺。陳時中說盡量讓要讀書的“小明”來得及返臺,但放行小小明都如此不干不脆,這話敷衍性質居多,參考就好。
外人不免狐疑,陳時中下午二時宣布二到六歲持居留證小小明入境,過半小時改成六歲以下免居留證,還九次收回新聞訊息,直到天黑了才由陸委會拍板。臺“衛(wèi)福部”與陸委會果真八字不合,開個小門都這么不利索?真正的貓膩是,沒居留證的就是陸配前婚姻子女,兩部會搞了一下午的飛機,恐怕就是為這個在痛苦拔河。
這好似老戲重拍,半年前陸委會四度改變說法,終于還是對小明殘酷地關上大門。陳時中撂下那句“自己選擇的國籍自己承擔”的狠話,成了他的人生定裝。這次九度回收訊息,顯然開放還是不情不愿。不過這次陸配前婚姻子女回得來了,還是要給點掌聲。
小明所以遭此涼薄,就是充當了疫情之下政治獵巫的祭品?,F在政策根本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愈沒有返臺需求的就愈早放行,第一波兩歲以下小小明,至今不過一人回臺,卻任令千余位荒廢學業(yè)半年的小明,留在對岸哭泣。如此荒謬決策,不覺害臊?
阿扎訪臺,陳時中替他發(fā)明了 “外交泡泡”,讓訪問團趴趴走,現在何不也吹一個 “小明泡泡”試試?幾架飛機加幾個防疫宿舍,再加上十四天,這個泡泡,一點不難!
來源:臺灣《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