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期,島內“謀獨”動靜雖大,但多半途折戟,或逐漸銷聲匿跡。其中,民進黨“立委”拋出的所謂“刪改國家統一前”“臺獨修憲”提案,很快就自主撤回,落得灰頭土臉。綠營小黨不斷炒作的“臺灣護照正名”、“華航正名”等小伎倆,都難進入“立法院”實質程序,反映了民進黨當局對實質“謀獨”的忌憚心態(tài)。
島內“謀獨”行徑折騰不起波浪,根本上在于近段時期臺海形勢發(fā)生了氣氛變化。年初民進黨當局不斷“以疫謀獨”、制造兩岸對立對抗,企圖營造島內“反中抗中”氣氛,在年中逐漸破功。特別是以美國大陣仗挺臺參與世衛(wèi)大會,卻最終遭到挫敗,而且美國還主動“退群”。這讓島內“臺獨”勢力深感失望,也倍感沮喪。
同時,中國大陸方面近期接連展現堅決遏制“臺獨”的決心和底氣,中央領導同志在全國兩會的系列涉臺講話,出臺涉港國家安全立法的決議和執(zhí)行制度,大規(guī)模舉辦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都充分彰顯大陸絕不會容忍“臺獨”分裂的立場,對島內產生強大震懾,也有力提振的兩岸各界支持祖國統一的精氣神。島內輿論稱,大陸近期的組合拳“幾乎把蔡英文打懵了”,讓“臺獨”勢力“撞墻了”。
此外,國際疫情蔓延對臺灣經濟也產生很大影響,島內經濟難振,失業(yè)率暴長,尤其是年輕人就業(yè)面臨很大壓力。臺灣經濟脫困很難依靠自身力量,更有賴于發(fā)展兩岸關系,改善島內經濟民生。但民進黨當局此前不斷制造敵意對立,將兩岸關系搞僵,臺灣民眾的兩岸和平“紅利”消失殆盡。這讓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施政的不滿氛圍升高,開始倒逼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系必須有所作為。這也使得蔡英文近期不得不降低兩岸關系的對抗調門,試圖通過擺出表面緩和的姿態(tài),降低兩岸方向的壓力。
也要看到,島內“臺獨”勢力尤其是一小撮激進勢力不會善罷甘休,還會在“謀獨”方面蠢蠢欲動,綠黨再次接棒民進黨“立委”撤回的“臺獨修憲”案,繼續(xù)拋出類似“修憲公投”案,就表明了其在“法理臺獨”上要有所為的企圖。這也反映了,“急獨”勢力在接連挫敗,尤其是主要靠山美國方面自陷困境、內部問題應接不暇,“臺獨”主要勢力民進黨又為穩(wěn)定執(zhí)政不愿過分沖鋒在前,“急獨”勢力的焦慮感和急迫感將明顯上升,妄圖抓住“最后的尾巴”在“謀獨”上搏一把。因此,未來“急獨”勢力在謀求“法理臺獨”方面的動作可能會更突出、更冒進,進而可能倒逼蔡英文繼續(xù)在“謀獨”上給予更大支持,給兩岸關系制造更多麻煩。對此,必須謹慎防范,避免“臺獨”冒險行徑對臺海和平穩(wěn)定造成傷害,讓逐漸見到曙光的兩岸交流合作再次受到阻滯。(作者 楚樺 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