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4月2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王煒)離5·20越來越近,外界對于蔡英文在那個重要的機會窗口到底會說什么,有各式各樣的猜測。日前,前民進黨大佬沈富雄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蔡是否對大陸改變基調,或挽回這段期間兩岸關系的惡化,可能性很低,不需要有太大期待。
沈富雄認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方向受到四個方面的牽制:一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牽制,蔡不能比特朗普對待中國大陸更好或是更友善;二是臺灣“獨派”,雖然現(xiàn)在“老獨派”選擇不講話,但是不能去惹他們;三是支持蔡英文的網軍,這些網軍現(xiàn)在很“勇”,蔡雖然不需要討好網軍,但也不會講跟網軍背道而馳的話;四是蔡當局非常希望的“印太聯(lián)盟”等。
沈富雄曾是民進黨內難得的“聰明人”,看問題獨到犀利,也頗具批判精神,就連馬英九也對他評價很高。應該說,他對蔡英文的觀察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值得進一步觀察。
但筆者以為,沈富雄的觀察點,過于偏重對兩岸關系產生影響的逆向因素,不夠全面中允。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形成牽制的,還有另外四個方面:
一是中國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毫不動搖,蔡英文也許會搞各式各樣的小動作,但絕不敢真正挑戰(zhàn)紅線;
二是兩岸融合發(fā)展的大勢已經形成,臺灣的經濟民生與大陸息息相關,也離不開兩岸關系的良性發(fā)展,即將十年期滿的ECFA就是一個重要的考察指標;
三是島內的民意變化此起彼伏,并非民進黨一時勝選了,就代表其所有政治主張勝利了,主流民意始終是拒絕“臺獨”的;
四是國際社會的某些反華勢力破壞兩岸關系,是利用臺當局充當“麻煩制造者”,給大陸添堵,阻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這種企圖有悖于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是毫無希望更不可能成功的。
當前,兩岸關系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作為臺灣今天的主政者,蔡英文實際上處在一個歷史的漩渦之中,來自各方的拉扯力、推動力相互膠著,政治人物只有順應歷史,才能得到合理的歷史定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想要成為一個對歷史負責、對選民負責的政治人物,蔡英文當慎思之,慎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