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朱穗怡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最近大放厥詞,說“大陸最怕臺灣三件事,一是怕臺灣人團結,二是怕臺灣的民主自由,三是怕臺灣強大”。這真是笑話。難道是蔡英文因為自己在五天內丟了兩個“友邦”而變得氣急敗壞、語無倫次?
其實,這所謂“三怕”并不是“大陸最怕”,恰恰相反,是民進黨當局的三個“死穴”。
臺灣民眾是否團結,民進黨心中了了。多年來,在島內制造對立、挑起矛盾、撕裂社會的正是民進黨。早年民進黨陳水扁時期利用省籍矛盾大做文章,把“外省人”和“臺灣人”完全對立起來,把臺灣社會一分為二,從中撈取選票。在臺灣,“外省人”是指在1945年以后移居臺灣的人及其后代,“本省人”則是指在1945年以前已在臺灣居住的人及其后代。而兩者的矛盾源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蔣介石集團對臺灣同胞實施獨裁統(tǒng)治,殘酷鎮(zhèn)壓了臺灣人民反對政治壓逼和經濟剝削的“二二八起義”,導致不少原本在臺灣居住的民眾把對蔣氏的怒氣發(fā)泄隨國民黨遷臺的“外省人”身上。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本省人與外省人互相敵視,形成“省籍矛盾”、“族群矛盾”。而號稱“本土政黨”的陳水扁當局非但沒有修補族群裂痕,反而每逢選舉就挑起“省籍矛盾”、破壞社會和諧,利用本省閩南人在臺灣人口中的結構優(yōu)勢,以“本省人‘愛臺’、外省人‘賣臺’”、“外省人是‘中國人’、本省人是‘臺灣人’”等簡單的省籍標簽煽風點火,用“臺灣人選臺灣人”的口號撈取選票,煽動民眾“反中仇中”。時至今日,民進黨用的還是挑起對立的老把戲。蔡英文當局雖然不再把“省籍矛盾”掛在嘴邊,但本質上仍是“反中仇中”、制造對立,打壓島內“統(tǒng)派”,以討好“獨派”、鞏固民進黨基本盤。由此可見,破壞臺灣團結、撕裂臺灣社會的罪魁禍首正是民進黨。
至于蔡英文說“大陸害怕臺灣的民主自由”,著實諷刺:在民進黨統(tǒng)治下的臺灣還有“民主自由”嗎?如果臺灣有“民主”,為何經過公開公正選舉而當選臺大校長的管中閔遭臺當局刁難一年后才獲準上任?蔡英文在初選中一再拖遲選舉時程、制訂有利自己的規(guī)則,她連黨內民主都敢破壞,如何能捍衛(wèi)臺灣民主?如果臺灣有“自由”,為何來大陸工作的臺青頻頻遭臺當局威嚇、開罰?如果在臺灣有“自由”,為何支持統(tǒng)一的黃智賢的節(jié)目被停播?蔡當局為了箝制言論自由,制訂了一系列打擊所謂“假新聞”的“法規(guī)”,屆時只要是不符合當局立場的新聞都可被扣上“假新聞”的帽子。如此“民主”、如此“自由”,“害怕的人”應該是臺灣民眾自己吧。
這些年大陸積極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頒布多項惠臺措施,目的就是要互惠互利、共創(chuàng)雙贏,大陸又怎會害怕“臺灣強大”呢?問題是:在民進黨“執(zhí)政”下,臺灣能強大起來嗎?在經濟上,臺灣民眾薪資還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臺灣無法融入區(qū)域經濟,整體發(fā)展處于亞洲“四小龍”最尾;在兩岸關系上,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系,大搞“修法臺獨”,不斷挑起兩岸敵意,臺海局勢動蕩不安;在“國際空間”上,臺當局三年丟了七個“友邦”、只剩下15個,還被多個國際組織活動拒之門外。民進黨口口聲聲說“愛臺灣”,但阻礙臺灣強大的正正是民進黨。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