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否認,目前香港社會存在不少待解之結(jié),需要紓困解難,但發(fā)展才是解藥,極端暴力只會打上死結(jié)。沒有人否認,香港有不錯的家底,但在全球經(jīng)濟格局深度調(diào)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也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經(jīng)不起內(nèi)耗,經(jīng)不起折騰。也正因這樣,人們呼喚理性溝通,呼喚進一步凝聚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共識和行動,呼喚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共謀發(fā)展之道。
一個真心信奉法治價值的人,不會認同什么“違法達義”;一個真心認可自由價值的人,不應對不同意見拳腳相向。龍應臺對此絕口不提,更看不到香港反對派和暴力分子顛覆政權(quán)的企圖,這既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更暴露了她思維的狹隘。
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深藏于血脈之中。3年前,在香港大學,當龍應臺問到在場香港市民的啟蒙歌曲,她完全沒想到全場齊唱《我的祖國》。這樣的合唱,顯然在她的意料之外,但卻在我們的情理之中。旋律背后,是山川河流稻香,是鄉(xiāng)關(guān)家國故園,是口口相傳的文化記憶,是代代相傳的身份認同。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去呵護這種家國意識,卻去肢解它、去摧毀它,這就是龍應臺的偏見。
沒有人會比中國人更在乎香港的前途命運。香港是東方之珠,也從來都是掌上明珠。但正因為極珍視,我們希望它始終靚麗璀璨而不是蒙塵。
號稱文化人的龍應臺,她的邏輯其實早被大陸網(wǎng)民看穿,那就是思維上的狡猾:當你和她談止暴制亂,她卻和你談情懷;當你和她談家國情懷,她卻要和你說民主法治;但當你真的和她談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quán)就是基于憲法和基本法,她卻強調(diào)你為何要干涉香港自由;而當你尊重特區(qū)政府高度自治權(quán)、尊重修例或停止修例、給香港足夠的空間,她卻怪你為什么“不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