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的隱憂與優(yōu)勢
早在2005年,時任國民黨副主席的王金平同另一位副主席馬英九競逐國民黨主席時,就因為“立委”多數相挺但黨員票數差距過大而令外界大為不解,王金平從此也失去了同馬英九競逐地區(qū)領導人黨內初選的資格,更不敢轉戰(zhàn)區(qū)域。從目前的情況看,“人緣不能轉化為選票”的問題仍然存在。
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是,王金平宣布參選記者會上,現任“立委”僅17人參加,前任政務官更是個位數,甚至連彰化縣長王惠美、云林縣長張麗善這樣的嫡系子弟兵都未出現。
另一方面,在國民黨內占據重要地位的深藍系統(tǒng)對王金平仍存負面觀感,曾任黃復興黨部主委的王文燮等人原本要出席王金平宣布參選2020的造勢活動,最后因為基層反彈太大而作罷。王金平也宣布如果能選上領導人將會推動“二次退休金改革”,試圖爭取軍人、公務員、教師群體的好感。
目前,王金平針對“人和”的補救措施主要是極力爭取韓粉的支持。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王金平多次表示,他只當4年,做好“團結臺灣、和平兩岸、經濟發(fā)展”三件事就交棒。王金平并沒有直說交棒給誰,但暗示會交給屆時已經度過第一任期的韓國瑜。
王金平曾拒絕陳水扁邀請他出任“行政院長”、馬英九邀請他擔任副手以及蔡英文給出的海基會董事長位置,也曾自嘲大概只有蔣介石的任期比他的任期長。已經在“立法院”混了14屆的王金平號稱“立法院活化石”,一輩子與他人搞好關系,雖然在歷次選舉中用掉了不少“人情”,但大部分人還是買他的賬,王金平不愿擔任副手為他人做嫁衣而自己只是吉祥物,一直等著自己親征收割掉全部“人情”,無論選上還是選不上,他都沒有遺憾了。
本來王金平最好的機會是2016年,在2016年他有兩次機會,一次是當時黨主席朱立倫主持下的黨內初選,但受制于配偶的反對和馬英九的威脅而不敢領表,另一次是“換柱”后國民黨內不少人希望他而不是朱立倫出征,最后也未能實現。2020“大選”各個陣營強手如云,王金平再想出頭就太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