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自己的利益考量,盡管不樂見兩岸統(tǒng)一,但也不希望“臺獨”惹禍,把美國拖下水。1999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及2002年陳水扁鼓吹“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時,都曾遭美國抨擊片面改變臺?,F(xiàn)狀。因此,如果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并于“大選”中獲勝,美國勢必面臨它所不愿背負的包袱。
文章指出,賴清德是在激進“獨派”寄托下出馬的。原本激進“獨派”曾謀推動近期舉行“臺獨”公投,其活動在臺灣社會迄未引起波瀾,但是美國已予注意并發(fā)出警訊。卜睿哲于2月13日發(fā)表公開信指出,“臺獨”公投的代價太高,因為大陸可能認定臺灣要從中國分裂出去,會訴諸“非和平方式”來因應,至于美國對防衛(wèi)臺灣的態(tài)度,“從來都不是絕對的”;他質問推動“臺獨”公投者,“是否已就你們的提議可能帶來的風險,征詢過任何美國官員?或者你們假設特朗普政府對臺灣的支持如此強勁,而且會支持臺灣可能引發(fā)沖突的舉措?”
對民間所推動且影響有限的該項活動,美國都要事先制止,更是會對“臺獨”色彩濃厚的賴清德有所防范,何況賴于1月間宣稱,“制訂新憲法的時機已到”,而這絕非美國能接受的“臺獨”步驟?!?br /> 去年6月,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時說,在涉及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問題上,大陸的立場“堅定且明確”,“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去年11月,魏鳳和在華府的記者會上表示,如果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會像美國當年南北戰(zhàn)爭一樣,“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主權。于此形勢下,美國豈會愿意出兵助“臺獨”?也不會希望“臺獨”招致大陸以武力解決,便會尋求約束“臺獨”。但若臺灣執(zhí)政者執(zhí)意沖向“臺獨”,美國就只能看著臺灣人民墜入劫難。因此,選民自己要充分了解相關問題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