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直言不諱,“布基納法索棄臺恐將重演”。
而外媒英國《每日電訊報》也表示,臺當局目前在南太平洋的六個“友邦”(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瑙魯,帕勞以及圖瓦盧)今年都在向大陸靠攏,似乎是希望與大陸間的關系更加牢固。
2018年,臺當局三次“被分手”,每一次,臺當局都裝模作樣,聲淚俱下,“甩鍋”大陸打壓,控訴“邦交”背信,一套“悲情”戲碼,耍得純熟,但是這種“八點檔苦情戲”唱多了,大家都看明白了,這就是蔡當局自取其辱,“撒錢”穩(wěn)固“邦交”而不得后的“甩鍋”。
這一次,蔡英文又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卑躬屈膝準備到南太平洋“友邦”示好,一來,自然是聞到了可能“被分手”的“味道”,二來也是想借此次出訪,繼續(xù)玩“過境美國”的戲碼,企圖通過對美關系的“突破”,提升競選連任的聲勢。但事實上,臺灣地區(qū)的所謂外事關系、國際空間,講白了,都是建立在兩岸互信的基礎上。

《今日海峽》特約時事評論員嚴峻先生認為,蔡英文這次想去南太平洋“友邦”出訪,就是想套近乎,聲稱臺灣和這些國家屬于所謂“南島語系”的國家,但是實際上,臺灣多數的民眾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兩岸本是同根,蔡英文這種罔顧事實的說辭,自然會激起島內民眾的批評,對于提升所謂競選連任的功效十分有限,而在所謂的“固邦”目標上,也難以達到。因為在兩岸實力對比越來越懸殊的今天,中國大陸國際影響力日增,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所謂臺灣“友邦”棄臺而去。臺灣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框架下,才能有一定的對外空間。
而蔡英文的“過境美國”打算,在筆者看來,也是可能性不高。根據臺外事部門已經公布出來的行程,去程過境美國已經幾無可能?;爻淌欠癜才?,臺方的說法是“尚在接洽”,這種說辭,可以解讀為,從蔡英文的角度,她希望能“過境美國”,所以仍在最大程度地周旋,但是美方卻仍未同意,而最近,蔡英文在對抗大陸“一國兩制”的號召,提高了對抗的層次,中國大陸在臺灣問題這種原則性問題上,自然是不會讓步,美國從其自身利益出發(fā),應該不愿意卷入其中。

針對蔡英文即將進行的所謂“邦交國”訪問,并可能過境美國一事,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在3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任何企圖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行徑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反對,也不符合中國臺灣地區(qū)人民的根本利益。

另外,關于蔡英文當局與美國的“來往”會對臺灣造成什么影響,國臺辦曾表示,臺灣的前途和命運寄于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祖國和平統(tǒng)一,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tǒng)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任何與這個歷史潮流對抗,企圖挾洋自重的做法,最終損害的是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