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與賴清德。(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臺灣中時電子報刊文說,隨著蔡英文展現(xiàn)出在兩岸政策上的強硬立場,愈來愈多人相信,在2020年“大選”期間,蔡英文將會以兩岸關(guān)系問題為競選主軸。在過去不到3年里,蔡當局的兩岸外事政策可以歸納為“親美遠中”4個字,而接下來的調(diào)整方向可能就會變成“親美抗中”,這就如同當年陳水扁那樣,藉兩岸對立升級來拉抬選情,至于這種做法對兩岸關(guān)系的影響,則幾乎可以斷定是負面和消極的。
蔡英文的做法充滿著巨大風險。兩岸對抗或者是“臺獨”舉動就如同“潘多拉盒子”,一旦開啟之后,恐怕就非蔡英文自己所能掌控。過去近3年之間,“獨派”一直蠢蠢欲動,但蔡英文為了兌現(xiàn)“維持現(xiàn)狀”的承諾,也為了讓美方相信自己不會是“麻煩制造者”,她始終都在有意避免與獨派拉近關(guān)系。“喜樂島聯(lián)盟”與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都沒有得到蔡當局的支持,即可顯示出蔡英文的自我克制。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蔡英文的所謂權(quán)力基礎(chǔ)依然薄弱,黨內(nèi)中生代的“?;庶h”也并非真心實意地支持她連任。恰恰相反,民進黨內(nèi)部一直都有“換將”的想法,賴清德就是“獨派”最為青睞的替代人選,民進黨內(nèi)部甚至有傳言指出,“獨派”將在6月發(fā)起推舉賴清德的行動。
而對賴清德來說,事實上也從未真正放棄過挑戰(zhàn)2020的企圖心,恰恰相反,他也一直想要維持黨內(nèi)和社會支持的熱度。在“院長”交接儀式上,他拋出“憲改”議題,隨后又在“臺灣制憲基金會”成立儀式上公然聲稱,臺灣制定一部“新憲法”的時機已到,引來國臺辦的痛批,指出以所謂“制憲”的名義推動“法理臺獨”,只會把臺灣推向危險的深淵,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wěn)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