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最屈辱的時刻,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飲恨。
已經(jīng)去世的黃俊英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2006年,第二次參選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籍候選人黃俊英一路領(lǐng)先,眼看就要贏得選舉,就在投票當(dāng)天的凌晨,黃俊英的對手、民進黨籍候選人陳菊突然召開記者會,請來證人、展示了錄音錄像等所謂“鐵證”,爆料“黃俊英賄選抓到了”。
投票前的致命一擊,讓高雄選情瞬間翻盤,結(jié)果,黃俊英僅以1114票的差距落選。這個落差,不到總票數(shù)的千分之二。
調(diào)查梳理之后,黃俊英陣營很快厘清了事實,他是被冤枉的,被陳菊算計了。半年后,黃俊英提出了黃菊當(dāng)選無效的訴訟,一審,黃俊英贏,二審,陳菊贏。
陳菊贏得選舉那天,被臺灣媒體稱為臺灣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該案主嫌之一的蔡能祥,于2009年3月被終審判刑9個月,但在收監(jiān)前夕于家中上吊自殺。
2014年1月,黃俊英因肺腺癌去世。
誰敢保證說,黃俊英的去世,和那場選舉之后的長時間憤懣、不甘沒有關(guān)系?
一場選舉,兩條人命。
12年過去,同樣的歷史再一次在高雄上演: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高歌猛進,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步步退守。
吊詭的是,當(dāng)年民進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指控黃俊英,發(fā)布會的主持人就是陳其邁。在陳菊一審敗訴之后,民進黨為二審所做的準(zhǔn)備方案中,一旦陳菊敗訴,將推出陳其邁參加補選。
現(xiàn)在,陳其邁真的成了民進黨的候選人,也面臨著當(dāng)年陳菊一樣的困境。
他該怎么辦?
這是僅次于蔡英文會不會馳援柯文哲的第二大懸念:為了打敗韓國瑜,民進黨和陳其邁到底會使出什么招數(shù)?
相信民進黨正在絞盡腦汁地想招,而國民黨和其他好事者,也在替民進黨想招。所不同的是,國民黨及好事者想出了招數(shù),都會立刻公布,以起到見光死的阻嚇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