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日宣布召回其駐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的最高使節(jié),這三個國家分別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先后與臺灣“斷交”,改與中國大陸建交,美給出召回駐三國使節(jié)的理由是就它們不再承認臺灣進行磋商。美方的這一舉措十分罕見。
華盛頓顯然有幫著臺灣鞏固其在中美洲其他搖搖欲墜“邦交關(guān)系”的意思,這樣的施壓方法或許能對傳說中的也在準備與臺斷交的某些國家產(chǎn)生作用。但美國更關(guān)心的可能是“防止中國向中美洲滲透”,在華盛頓的一些精英看來,部分中美洲國家繼續(xù)做臺灣“邦交國”,可以成為防止北京在西半球擴大影響力的天然屏障。
美4名重量級參議員幾天前發(fā)起通過一項旨在阻止臺灣“邦交國”拋棄臺灣與北京建交的法案,召回三國使節(jié)被認為是美國內(nèi)抑制中國擴大影響力舉措的一部分。
盡管中國沒有去美國后院挖華盛頓影響力墻腳的意圖,但美方已將中國視為戰(zhàn)略對手,它對北京與臺灣前“邦交國”建交會想得更多,它的對華戰(zhàn)略敏感今后有可能愈演愈烈。
如果美方全面升級對海峽兩岸圍繞一中斗爭的介入,無疑將使臺海問題更具爆炸性。目前兩岸斗爭主要以擦邊球的方式,或者在外圍的外交領(lǐng)域進行,“博弈”的成分還比較多,如果大陸從外圍懲罰“臺獨”活動受美方嚴重阻撓,大陸就只能在臺海地區(qū)從正面向“臺獨”施壓,這個過程伴隨著軍事元素突出出來將不可避免。
臺灣問題對中國大陸形成長期消耗,大陸迄今以和平方式開展應對。大陸甚至通過各種惠及臺灣民眾的政策來穩(wěn)定臺海局勢、拉近兩岸關(guān)系。但這些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臺獨”問題是逐漸化解的,這樣的長期消耗所導致的成本要小于通過斷然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成本。
一旦臺灣問題逐漸變成中美關(guān)系無法克服的破壞性因素,迫使中國大陸付出比當前高得多的成本,那么大陸采取包括武力手段堅決拔掉這顆釘子就成為必然的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