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泡湯”的不僅是“東亞青運”還有臺灣青年的未來 合成圖
7月24日,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周二在北京召開臨時理事會,進行舉手表決決議,最終以臺灣地區(qū)一票反對,日本一票棄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蒙古、朝鮮、韓國以及東亞奧會主席劉鵬七票通過,取消臺中市“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
2019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至此徹徹底底“泡湯”了!這項讓前任臺中市長胡志強為爭取主辦權跑遍會員國,費盡心力的國際運動賽事在臺灣的各式“作妖”中化為烏有!
四年舉辦一屆的東亞青年運動會是東亞規(guī)模最大的青年綜合性運動會,而2019年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不僅僅是第一屆東亞青運,更重要的是這也是臺灣地區(qū)首次獲得奧運層級的主辦權,意義重大。然而,自民進黨上臺以來臺灣并未珍重這來之不易爭取的機會,對2017年以來臺灣某些政治勢力發(fā)起的“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反而加以推波助瀾,恣意縱容其挑戰(zhàn)奧運模式。
國際奧委會屢次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準對中華臺北奧委會現(xiàn)有名稱做任何修改。即便如此,臺灣部分勢力仍不收斂,繼續(xù)推進所謂“公投”。為維護東亞體育界的團結、穩(wěn)定、和諧以及奧林匹克運動的健康發(fā)展,東亞奧協(xié)理事會對上述情況進行了研究,依據(jù)章程,就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進行了表決并作出了取消決定。
回看事件始作俑者之一就是紀政,這樣一位曾說過“我的皮膚是中國人的,眼睛是中國人的,我全身無處不是中國人的,我要永遠做中國人,為國爭光”的紀政是1970年曼谷亞運會中國臺灣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如今翻臉無情發(fā)起“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也是其人。按照紀政的訴求是要將“中華臺北”改為“臺灣”,但1984年起國際奧委會已經(jīng)正式規(guī)定“中華奧委會”參加奧運會時使用“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又豈容紀政公然挑戰(zhàn)國際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