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甘寂寞的呂秀蓮,又有什么打算?26日晚她透露了自己的兩個未來方向,一是籌辦和平學院,二是關心兩岸關系,因而呼吁蔡英文召開 “國是會議”。
前者是希望能搭建一個舞臺,后者是希望能有所作為。在搭建舞臺方面,她曾經(jīng)爭取主辦“玉山論壇”,也組織了一個班子在籌備。據(jù)說,蔡英文也答應了她并承諾給予支持。但不知為何,后來“玉山論壇”確實是舉辦了,卻不是由呂秀蓮主持,這也有可能是她后來 “拆爛烏”要參選臺北市長的原因,就是要給蔡英文“好看”。
呂秀蓮確實是有其苦惱。因為按照“卸任禮遇條例”規(guī)定,卸任后的物質(zhì)禮遇享受,如提供辦公室、秘書、司機、警衛(wèi)等,是與其擔任職務的時間相等的;超逾后就只能享受精神性的禮遇,包括出席各項慶典等的政治禮遇。呂秀蓮從2000年到2008年擔任兩任共八年的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在享受物質(zhì)性的禮遇是從2008到2016年,亦即馬英九的兩任共八年任期相等。蔡英文上臺后,就只能是享受精神性的政治禮遇。而蔡英文則是一方面堅持依法辦事,另一方面又不屑她,沒有給予甚么職務,連無給職的職務也沒有,這令她傷心欲絕。
沒有職務,就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臺北市長不可能,就希望能主持“玉山論壇”,但后來卻成了“新娘不是我”。現(xiàn)在就要創(chuàng)辦“和平學院”,但談何容易?連民進黨帶黨校“凱達格蘭學校”,和臺聯(lián)黨的黨校“李登輝學校”都辦得那么辛苦,她無錢無人,如何辦得起來并撐得下去?
那么,就是要搞活動了。從她呼吁蔡英文搞好兩岸關系看,可能是要到大陸去尋找 “第二春”。實際上,呂秀蓮要到大陸去,已經(jīng)傳了很久,但是以甚么身份,一直捏拿不定。倘以卸任副領導人,當然不行,因為大陸根本不承認,何況還是陳水扁的“搭檔”。以“玉山論壇”主持人,還算有譜,但卻是“新娘不是我”。因此,“和平學院”院長,或許還是一個好主意。
不過,還是像謝長廷那樣以個人身份返回原籍尋根,是最佳的辦法。其實,她在當年是曾經(jīng)回過福建原籍尋根的,有反“臺獨”的胞兄牽線,當然去得成。但單純返鄉(xiāng)并不能滿足她的強烈企圖心,如能像謝長廷那樣,至少有國臺辦的負責人南下會面,才能滿足她的虛榮心。
來源:新華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