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蘇起
臺北論壇董事長、前臺安全會議秘書長
六天前蔡英文在幾小時內接連對法新社及“臺灣民主基金會”發(fā)表談話。兩次她都直呼“中國”,不再使用“中國大陸”,似已不在乎“中國”一詞隱含的“一邊一國”含意。她還呼吁國際社會上“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同“制約中國”。這樣同時跨越“憲法”及國際兩條界線,擺開與中共長期對抗架式的新轉折,我們必須正視。

蔡英文這兩年的新路線大致依靠所謂“臺灣新民意”及美國兩大支柱?,F(xiàn)在她的島內支持度低檔徘徊在三成上下已經超過一年之久,在年輕族群中跌更低。“新民意”早已隨風而逝,只剩美國獨腳支撐她的新路線。蔡英文因此必須強力向美國尋求支持。問題是,美國會照辦嗎?會不會“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從過去兩年臺北官方與親綠媒體的言論看,“抗中”的臺灣似乎一直只聚焦于“臺美關系”,鮮少關注美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及它整體內外政策的動向。臺灣過去這樣以管窺天曾經吃過大虧。2001年四月“南海撞機”事件發(fā)生后,布什總統(tǒng)對北京聲色俱厲。自以為機不可失的陳水扁立即放棄他穩(wěn)健的“四不一沒有”,轉而向“一邊一國”大步邁進。不料同年“九一一”事件爆發(fā)后,改以“反恐”為最新優(yōu)先的華府再度交好中共,頓時讓已暴露“臺獨”動機的陳水扁孤立無援,兩頭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