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20日,全球超過2億人通過廣播收聽現(xiàn)場直播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的世紀婚禮。盛大的婚禮仿佛給這個陷于戰(zhàn)后緊縮的國度帶來了新的生機?;槎Y慶典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萬多封賀電紛至沓來,各國政府的賀禮也越洋而至。中國的蔣介石政府也在江西景德鎮(zhèn)特制了花瓶作為賀禮。
然而幾年后,這份特殊的國禮,競?cè)怀霈F(xiàn)在一個日本戰(zhàn)犯的家里。為了“表彰”二戰(zhàn)時日軍駐蒙古軍總司令、后來協(xié)助“國軍”防守金馬的日本戰(zhàn)犯根本博,蔣介石把當年送給伊麗莎白二世的禮物,獎給了根本博。
原來,這個禮物當年一共燒制了六只,除了送給伊麗莎白二世外,蔣介石把其中的一只送給了根本博。這個禮物,牽扯著蔣介石在二戰(zhàn)后與日本舊軍人勾連的往事。蔣介石撤往臺灣后,暗中搜羅了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雙手沾滿中國人民及亞洲人民鮮血的日本戰(zhàn)犯,成立了幫助蔣介石訓(xùn)練軍隊、制訂“反攻大陸”計劃的“白團”。
1949年,日本在華方面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上海被軍事法庭宣判“無罪”。為了感念蔣介石的不殺之恩,岡村回國后,立即動員熟悉的軍官赴臺以助蔣介石一臂之力。1949年11月,以原朝鮮方面軍參謀長富田直亮為首的17人抵達臺北。為了隱人耳目,他們都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富田直亮取名為“白鴻亮”。這個日本舊軍人組成的顧問團,也稱“白團”。
“白團”在國民黨軍隊中存在了近20年,一直到1968年底才正式解散。期間,按蔣介石的要求,成立了“圓山軍官訓(xùn)練團”,后改名為“實踐學(xué)社”,幫助蔣介石訓(xùn)練軍官。“白團”訓(xùn)練過六千多軍官,蔣介石也親自去聽課,儼然成為又一個黃埔軍校,當時就傳只有經(jīng)過“白團”訓(xùn)練才能晉升師級以上軍官。“白團”幫助蔣介石制訂反攻大陸的“光計劃”,后稱“國光計劃”。另外還幫助蔣介石完善了征兵及后備動員體制。可以說,“白團”與當年的美軍顧問團,一在暗處、一在明處,為蔣介石守住臺灣立下了功勞。
當年的“白團”,雖然名不正言不順,是蔣介石一直不愿與人道的秘密。然而,“白團”如美軍顧問團一樣,也是臺灣的“太上皇”。
在臺北著名的溫泉圣地北投,沿著溫泉路走,144號便是當年“白團”的駐地。這幢用臺灣特有檜木打造的日式別墅,擁有三眼不同的溫泉,浸泡其中有各種不相同的奇妙感受,被譽為“臺灣第一溫泉”。這些舊日本軍人,領(lǐng)著高薪、泡著溫泉,真是樂不思蜀。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讓這些曾經(jīng)想滅亡中國的日本軍國主義者,下這么大功夫幫助蔣介石對抗大陸?直到看到這幢檜木打造的兩層別墅,我終于明白,“白團”的劊子手們,也許還在做著一個殖民者的夢,這些“國軍”中的“太上皇”,跟當年的殖民者何其相似。
這幢當時被稱為“第一招待所”的別墅,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是日本“偕行社”的資產(chǎn)。“偕行社”是日本軍人在1880年代成立的一個為日本軍人服務(wù)的組織,是日本軍隊將校軍官聯(lián)誼的場所。可以說,只要日本軍人占領(lǐng)到哪里,“偕行社”就會跟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