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加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后,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加德納變更行程,專門赴臺灣進行訪問,以表示“對臺灣的支持”。還有3位參議員和9名眾議員通過發(fā)表聲明等方式,對大陸的施壓表示“關(guān)切”。此外,美國會還在《2019年國防授權(quán)法》中摻入一些涉臺條款,如美國國防部長須和國務卿諮商以向國會提交涉臺評估報告、擴大美臺高層軍事交流等。
然而,這并不能改變布基納法索與中國建交的事實,更不能阻止臺灣的所謂“邦交國”行將漸次與臺灣分手的趨勢。據(jù)島內(nèi)媒體報道,包括海地、洪都拉斯等臺灣“邦交國”都在排隊,等待與中國建交。很多分析也認為,臺灣的“邦交國”被清零也指日可待。
美國的支持沒有用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美國的支持并不能帶來臺灣國際空間的擴大。盡管如此,臺灣還是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正如丘吉爾所言,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國之所以支持臺灣,在于臺灣是其制衡中國的一顆棋子。為了美國的利益,臺灣可以隨時被犧牲掉。目前美國之所以強化了支持臺灣的力度,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希望利用“臺灣牌”施壓中國,逼迫中國在朝鮮、貿(mào)易等問題上作出讓步。臺灣則不能夠從這一進程中獲取任何利益,相反增加了大陸對臺灣的厭惡感和敵對情緒,讓大陸對臺施壓提供了更多的支撐。
更重要的是,臺灣為此付出了巨額的成本。為了爭取美國國會議員的支持,臺灣每年為此付出了數(shù)百萬美元的游說經(jīng)費。美國司法部的報告披露,僅2017年上半年,受雇于臺灣的美國公關(guān)公司就達到13家,其中最高的一家為“全球視野交流公司”,金額達到56萬多美元。這些經(jīng)費多數(shù)都流向了美國國會議員的口袋。正是由于這些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才使美國會議員有動力發(fā)表支持臺灣的聲明。
歷史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地證明,對臺灣當局而言,唯有承認九二共識,搞好兩岸關(guān)系,才能維護臺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才能擴大國際參與度。除此之外,別無他途。任何妄圖“依美抗中”的想法和活動,不僅不會取得成功,相反會摔更大的跟頭。(作者齊泰軒 國際問題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