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長
兩岸交流融合擋不住
那逐漸倒向“臺獨”基本教義派的蔡英文,接下來對兩岸交流的打壓與限縮會不會更加趨緊?兩岸交流的大潮又將走向何方?
對此,龐建國表示,兩岸關系該怎么處理,不同立場的人難免會有不同期待,“可是,政策的天馬行空總是要經得起檢驗,而經濟上的估算和對照,算是比較可靠的檢驗標準”。
龐建國指出,大陸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總和。相比之下,臺灣一直處于“悶經濟”的困局中,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根本看不到未來。
因此,龐建國認為,或許不排除蔡當局采取進一步措施限制大陸民眾赴臺,但對于臺灣民眾“登陸”,除了少數受限“管制期”的人員外,其他人員基本擋不住。“兩岸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此消彼長,考慮到大陸的發(fā)展前景以及個人的未來空間,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一定會用腳投票,源源不斷‘西進’大陸,兩岸交流融合的趨勢依舊會向前。”
今年5月20日,蔡英文當局“執(zhí)政”滿兩周年。關于蔡當局的兩岸政策,島內多家民調機構均顯示,臺灣民眾“普遍不滿”。連立場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都顯示,只有38%民眾滿意蔡當局兩岸政策,但有56%不滿意,強烈不滿的人多達27%。該基金會指出,這份民調表明,“臺灣社會明顯過半數的人對蔡當局整體兩岸政策表現(xiàn)是不滿的、失望的、期待改善的。”
龐建國表示,蔡英文一系列限制和打壓兩岸交流的作為,其實是內心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當然,這種做法也已經引發(fā)臺灣民眾對蔡當局走向“綠色恐怖”的質疑。“如果蔡當局此類做法不收手,臺灣民眾接下來就會用選票大棒給予其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