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zhí)政屆滿兩周年,盡管民進黨當局“拿小喇叭敲大鼓─自吹自擂”,但民意支持度和施政滿意度都節(jié)節(jié)下滑,證明蔡英文執(zhí)政確實不得民心,尤其是兩岸方面,已經由停滯、倒退快速惡化為對抗,令人憂心更感覺無奈。
蔡英文在就職演講強調,新當局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并呼吁兩岸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當時臺灣民眾對她寄以高度期待,希望兩岸關系能維持和平穩(wěn)定現(xiàn)狀。
然而,兩年下來,除了經濟互動之外,兩岸關系不是停滯就是倒退甚至惡化。政治方面,民進黨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政治互信基礎蕩然無存;官方聯(lián)系管道全面中斷,民間協(xié)調機制也形同虛設,兩岸關系又回到2008年以前陳水扁當政時期。
在國際間,民進黨當局高調標榜“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加上蔡英文任命“臺獨工作者”賴清德為“行政院長”,大陸方面對臺灣圍堵與防范也就越來越嚴密。除了世界衛(wèi)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及國際刑警組織不讓臺灣參與,兩年內就有三個國家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只剩十九個,創(chuàng)下史上“邦交國”最少紀錄,臺灣在國際社會怎能不被邊緣化?
在民間交流方面,民進黨當局加速“去中國化”,對陸資、陸客、陸生來臺增加諸多限制,兩岸民間互動也都呈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以陸客為例,馬英九執(zhí)政最后一年,陸客來臺428萬人次,2016年351萬人次,去年只有273萬人次。雖然大陸官方并未發(fā)布禁令,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向往與好感已告降低;而在民進黨當局層層防范下,兩岸文教、社會、宗教交流也受到相當限制。
唯一可以稱道的大概只有經貿統(tǒng)計,2017年兩岸貿易總值約六萬二千萬億元新臺幣,同比增加14%;臺灣順差約三萬五千萬億元,增加15.4%。今年前四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金額是437.78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約41%,同比增長14%,是臺灣對所有地區(qū)出口增幅之首。
諷刺的是,蔡英文上任之初,一再宣稱要致力分散市場,結果卻適得其反。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越來越高,比起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固然是兩岸貿易結構互補,市場機制使然,也顯示兩岸經貿合作,其實是互利雙贏。更證明蔡英文當初的說法,完全眛于時勢自欺欺人。
兩岸顯然已由冷和平轉為冷對抗。除了國際上的封鎖之外,大陸機艦巡航臺灣周遭次數(shù)與規(guī)模越來越強烈,實戰(zhàn)演練性質越來越明顯;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一意孤行,大陸軍事威懾必然導致臺灣安全備受威脅。兩岸關系惡化到此地步,民進黨當局固然咎由自取,二千三百萬人卻跟著遭殃。(臺灣《中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