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滕新平是日本殖民臺灣時的第四任民政長官,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民政長官,他鎮(zhèn)壓了柯鐵為代表的臺灣義軍的抵抗,主導了臺灣的近代化建設,是日本治臺有功人員,日本貴族院終身議員,說話當然夠份量。所以,沒多久,各類專賣狀又回到了辜顯榮手中。所以,辜顯榮靠日本殖民者致富,也終身為日本服務,他知道只有投靠日本人才能保住他的家身。
辜顯榮大小老婆數(shù)位,身后兒女一堆,辜寬敏便是他同日本小妾生的幺兒子,當然更知道要保住權貴便要徹底投靠日本人的道理。1945年臺灣光復,辜寬敏當然反對,撒腿便跑到日本,繼承了辜顯榮在日本的龐大產業(yè)。這時候的辜寬敏當然地是反蔣的。在日本,辜寬敏擔任了“臺灣獨立聯(lián)盟”日本本部委員長、所謂的“臺灣國臨時總統(tǒng)”。
然而,1972年他又返回臺灣“共商國是”,受到蔣經(jīng)國接見。2006年,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在談到辜寬敏這段往事時,不滿地說:“1972年聽到辜寬敏面見蔣經(jīng)國,向蔣經(jīng)國投降”。
1978年辜寬敏返臺定居,后來想要參加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被勸退。辜寬敏明白,他想要登上臺灣政壇,沒戲了,于是返身又從事“臺獨”活動。1996年正式加入民進黨。后來當過陳水扁的“國策顧問”,是阿扁的堅定支持者。2008年想當民進黨主席,最后敗給“小清新”的蔡英文。他對蔡英文選地區(qū)領導人的不滿及種種挑剔,是可以理解的。
看過辜寬敏的一生,民進黨“新潮流系”對他的評價還真是精準。他反蔣,是因為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依戀。他不搞“臺獨”,那是與蔣經(jīng)國對話的資本。入不了政壇再搞“臺獨”,只是尋找另一種上位的途徑。而現(xiàn)在的他,大概要通過逼迫蔡英文“正名制憲”,給后世留下“臺獨”教主的名位吧。
只是,辜寬敏一生的追求,會給臺灣帶來什么呢?在文化上,“臺獨”讓臺灣人數(shù)典忘祖,沒有了回家的路。在經(jīng)濟上,“臺獨”讓臺灣百姓不能共享大陸的發(fā)展機遇,“四小龍”中吊車尾。在安全上,“臺獨”讓臺灣社會始終生活在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利劍下,恐懼不安。這是臺灣民眾想要的生活嗎?
“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是陳水扁8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心得。辜寬敏明知做不到,卻硬要推動“臺獨”,逼迫大陸啟動“反分裂國家法”,這不是在害臺、害臺灣人民嗎?所以,辜寬敏之流的“臺獨”分子,才是臺灣利益的出賣者,是臺灣人民的死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