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孰料隔天呂秀蓮就拋出震撼彈,宣布將投入臺北市長選舉,正面對戰(zhàn)柯文哲,并聲稱也早已向 “總統(tǒng)”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報告。呂秀蓮表示,雖然蔡英文要她多方衡量后再做決定,而她也耐心等待、尊重黨中央機制,但現(xiàn)在民進黨很少人認為要禮讓柯文哲,因此 “我當仁不讓、義不容辭!”呂秀蓮還表示,其實她四年前就有參選臺北市長的愿望,但四年前民進黨全力支持柯文哲,她也尊重。不過,現(xiàn)在的狀況恐怕已經不是如此;臺北市身為首都如果沒落, “國家”就不可能起飛,從當前的狀況看來,臺北已經沒落,尤其面臨兩岸關系險峻的此刻,臺北就是臺灣的山海關,急需有以臺灣認同為主的人來守護。
然而,呂秀蓮已經出任過兩任副手,為何還要兩度降尊紆貴,去選比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位階低的“直轄市長”?這除了她公開的“理由”——民進黨要有自己的臺北市長候選人之外,還有什么不能宣諸于口的個人 “小九九”?
其實,呂秀蓮志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在當年出任了“第一位女副領導人”之后,希望也能成為“第一位女領導人”。但黨內多數人并不買她的帳,她卻仍不死心,即使是后來同黨的蔡英文真正做了 “第一任女領導人”,她也難以忘情于政治舞臺。這是因為,按照“卸任遇條例”規(guī)定,她的“卸任禮遇”,到2016年除“邀請參加大典”一項之外,其余禮遇已經結束,不但不再配備秘書、警衛(wèi)人員,及每年領取辦公室費用二百五十萬元新臺幣,以及享受醫(yī)療保險,而且也不能每月領取“禮遇金”十八萬元,從而令其缺乏從政所必備的財政資源,只能是完全退出政治舞臺。為此,呂秀蓮曾出錢專門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作為其智庫,加強理論建設;并出錢創(chuàng)辦了《玉山周報》,作為自己繼續(xù)發(fā)聲的輿論陣地。但想不到原先并沒有放在自己眼中的蔡英文,在接過民進黨令牌之后,竟能將奄奄一息的民進黨起死回生,并因而攔腰奪走了自己可以一搏 “臺灣第一位女領導人”的機會,反而自己的《玉山周報》也因虧蝕過巨而??约焊潜徊逃⑽囊?“世代交替”為由而切割、拋棄,更因自己年過“古來稀”而無望再次“進軍總統(tǒng)府”。而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為稻粱謀”,放出試探氣球,打算參選臺北市長,以延續(xù)自己的政治生命,并展示自己并非是依賴陳水扁才能當選。不過,卻相信難以如愿,根本難過黨內初選這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