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航和廈航兩家大陸航空公司被迫取消兩岸春節(jié)加班機(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有關M503航線的爭議在兩岸之間持續(xù)延燒,大陸東航、廈航兩家航空公司宣布被迫取消春節(jié)加班機申請,而臺當局民航部門負責人林國顯隨后甚至聲稱,是否取消定期航班“要看對岸善意及尊重程度”,臺灣《旺報》1日發(fā)表題為“蔡政府勿激化兩岸對立”的社評,社評認為,看來蔡英文當局有意加快火車速度與大陸玩“弱雞游戲”,把兩岸關系帶入險境。
社評摘編如下:
美國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指蔡英文是兩岸關系主要變數,因為北京已不再相信她,將她視為“臺獨”支持者,兩岸之間達成諒解的機會已經蒸發(fā)。去年民共之間曾經出現取得共識的機會,但彼此缺乏互信,加上蔡當局一次次的誤判與錯誤操作,讓兩岸和解的機會逐漸消逝,甚至由“冷和”進入“熱對抗”的惡性循環(huán)。
就將近兩年來兩岸關系發(fā)展軌跡來看,從理性決策角度判斷,蔡當局的“國安團隊”既不了解兩岸關系大格局的變動,也低估大陸對核心問題的堅持,更高估了自己手中的籌碼,才會一次次誤判。雖然蔡當局一再聲明在兩岸問題上“不挑釁、不對抗”,實際上卻不斷制造兩岸的齟齬,兩岸關系一步步從“冷和”滑向對抗。
若決心走上“軟對抗”之路,以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優(yōu)勢席次,順利通過相關法案應不是問題,現在的民意氛圍下,透過激化兩岸對立、形塑臺灣“被打壓”的悲情,當然可以得到島內部分民意的“熱情支持”。至于大陸對臺灣“施壓行動”造成民意反彈,“執(zhí)政權”已牢牢在握,行政與社會資源也已充分掌控,一年1000億“前瞻計劃”通過,“選舉銀彈”堪稱豐沛,當能化解社會反彈力量。
不過問題在于對時間在誰手上的判斷,這種布局從規(guī)劃到實現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間存有太多假設與變數,并非蔡當局所能掌控。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隨著兩岸實力差距不斷拉大,臺灣對抗大陸的籌碼愈來愈少,留給蔡當局調整兩岸政策的時間和空間都已不多,如果再不回頭,恐怕連亡羊補牢的機會都將失去。
當務之急,蔡當局必須認識,大陸現在對臺政策“軟的更軟”的部分已開始影響臺灣民心趨向,島內民眾用腳投票的趨勢儼然已經形成。蔡當局如果要管制人才與企業(yè)流向大陸,就必須縮緊邊境開放程度,民意的反彈與對臺灣繁榮發(fā)展的長期影響,蔡當局能承受嗎?
蔡英文日前在電視專訪中稱,不要低估“總統(tǒng)的意志”,這當然想向大陸展示自己對底線的堅持,但也別忘了,任何堅持都必須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客觀認知上,缺少了足夠的實力,那就只能變成“自我壯膽”甚至“自我麻痹”。
而且,所謂“總統(tǒng)的意志”不能只是應對大陸,也應該用來處理內部壓力,民進黨執(zhí)政后“獨派”聲勢大漲,不斷激化兩岸對立,今年臺灣即將迎來新的選舉年,“獨派”更是蠢蠢欲動,打算復制過去激化兩岸對立來凝聚選票的手法。他們已成為兩岸改善關系的主要阻力,并大大限縮蔡當局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蔡英文必須充分意識到內部分歧的嚴重性,并處理好“獨派”的壓力。也只有凝聚內部共識,蔡才有機會更好地思考兩岸僵局解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