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霧霾和停電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臺灣卻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這都涉及民進黨當局的能源政策。民進黨一向視“廢核”為“神主牌”,也因此騙到不少選票。然而,減少核電就會有缺電風險,如果增加火力發(fā)電,又會產生霧霾,如何解決問題,島內高官束手無策。
蔡當局荒謬的能源政策,只會讓企業(yè)和民眾很迷茫。面對缺電危機,“用愛發(fā)電”靠不住,島內企業(yè)只能用腳投票。
民進黨只顧清算 臺灣前途茫茫
鏡頭:12月5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民進黨的強推下“三讀”通過,“清除威權象征,保存不義遺址”將提上日程。未來“中正紀念堂”會不會轉型改名?島內眾多蔣介石銅像會不會遭強拆?外界都在看。
11月29日,臺北地檢署偵辦“三中案”,馬英九以被告身份遭傳喚,檢察官問詢時間長達15個小時。此外,被稱為“藍營頭號戰(zhàn)將”的蔡正元于7月18日被收押,檢方稱其涉嫌侵吞臺灣“中影”減資款3.7億元新臺幣。
今年,臺當局“不當黨產委員會”還多次召開聽證會,指控“救國團”、“婦聯(lián)會”等屬于“國民黨附隨組織”,并勒令將相關單位的房屋、財產收歸公有。
點評:不管老百姓活,只管國民黨死。這一年,清算國民黨幾乎成為民進黨唯一不跳票的政見。“執(zhí)政”無能,斗爭有方,如此“執(zhí)政黨”,只會讓島內老百姓前途、錢途兩茫茫。綠營政客深知,在無政績的情況下,唯有將國民黨徹底搞垮,才能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但是選民會讓民進黨這樣任性下去嗎?
面對兩岸僵局 臺灣民眾茫然
鏡頭:今年6月1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tǒng)兼外長德圣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并簽署建交公報。“百年邦交”說斷就斷,此事在臺灣島內引發(fā)軒然大波,中國國民黨痛批,“蔡英文應負最大責任”。
今年12月,西班牙同意將218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疑人引渡至中國大陸。此外,10月底柬埔寨已將19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疑人遣送大陸。
由于陸客減少,臺灣觀光業(yè)進入漫長的寒冬,夜市生意難做,各地旅館也掀起拋售潮。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透露,截至11月7日,今年陸客入境總數約為15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約80萬人次,降幅為33.4%。
點評:在兩岸問題上,蔡當局同樣很任性,上任一年半以來仍不承認“九二共識”。正因于此,臺灣在馬英九時代累積的“兩岸紅利”正一點點耗盡:國際空間大幅限縮、兩岸司法合作默契不在、赴臺大陸民眾銳減……
面對正在崛起的大陸,面對難解的兩岸僵局,臺灣將何去何從,島內老百姓心里是一片茫然。更令他們迷茫的是,現(xiàn)在的主政者根本無意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