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國在涉臺問題上小動作不斷,接連拋出“對臺軍售”、“臺灣旅行法”、“臺美軍艦互訪”等各種議題,攪動兩岸關系,插手中國內(nèi)政。有外界認為美國這是在“臺灣牌”,美國手上到底有多少牌面我們不可知,“俠客島”曾撰文一語道破地指出:“這是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最賺的是美國”。對此,有臺媒發(fā)文警示臺當局直指,美國頻打“臺灣牌”,臺灣撈不到好處!
臺媒此文章直言不諱提到,民進黨當局向來善于操作美、日議題,讓原本應該兩岸歸兩岸,美中歸美中的問題,在民進黨當局以后全部攪混了?,F(xiàn)在美國卻主動跟蔡當局眉來眼去,導致大陸方面強烈不滿。不過,兩岸關系不佳,如果又遇上美中關系不睦,而大陸、臺灣和美國關系一起被攪混,臺灣想要在三方混沌的狀態(tài)下獲益,臺灣是撈不到好處的。
旁人都看得出,美國最為常用的“牌”,便是近日挑動神經(jīng)的“對臺軍售”、“臺灣旅行法”、“臺美軍艦互訪”。
美國對臺軍售不是個新鮮出牌“技巧”。上個月,美國的議員竟又借“行政部門要定期且一貫地支持臺灣的自衛(wèi)能力”之名,要求美國政府對臺軍售。蔡英文也急忙“抱大腿”,26日在推特附上美議員的聯(lián)名信函并發(fā)文表示感謝。
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諾爾特上月29日也證實,美國國務院已經(jīng)批準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后的首宗對臺軍售案,金額高達14.2億美元。軍售一事也給蔡英文及綠營人士打了一陣“興奮劑”。
其實美方鼓動對臺軍售,已不鮮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上任后,就首度公開提及對臺軍售。甚至,在2016年底曾盛傳,即將卸任的奧巴馬政府會在離開白宮前宣布任內(nèi)最后一次對臺軍售,臺防務部門也曾稱,美方會有新的軍售案。不過全案曾在白宮被多名國安會官員擋下。
日前,美國眾院通過所謂“臺灣旅行法”,給連續(xù)遭遇“斷交”羞辱的蔡英文當局,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抓手”。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通過一個所謂的“臺灣旅行法”,鼓吹“解除美臺高層官員互訪限制”,允許雙方“所有層級官員互訪”。
該法草案還宣稱,“與臺灣關系法”是美臺關系的“基石”,也是保證西太平洋地區(qū)和平與安全的“錨”。對此 ,蔡英文急忙連發(fā)多條推特,向美國政客表達感謝。
另外,“臺美軍艦互訪”,近日這張“牌”被美國用的很“順手”。美方再炒“臺美軍艦互訪”,甚至叫囂,要秀肌肉制衡中國。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6月28日通過新法案,并聲稱“允許美國海軍軍艦例行性??颗_灣港口”。日前,再有美參議院官員炒作此事,臺當局又急抱大腿表“感謝重視”。
香港中評社曾撰文稱,這不是一般情況下的挑釁那么簡單,而是赤裸裸的威脅、赤裸裸的侵犯。針對“美艦停靠臺灣”的問題,我們也可以送給美國人4個字,“癡人說夢!”14億中國人不答應,諒你不敢來!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曾表示,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并敦促美方充分認清上述法案有關條款的嚴重危害性,不得讓包含相關條款的法案通過成法,不要開歷史倒車,以免損害中美合作大局。
美國每一次“出牌”,蔡當局就急忙表示“感謝”。這也難怪臺媒用這個詞來形容兩者的狀態(tài):眉來眼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