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太“老”。在“賢瑜郝吳柱”五人中,詹啟賢、吳敦義、洪秀柱均為1948年出生,今年已是69歲高齡。曾為黨內(nèi)中生代明星的郝龍斌,也已65歲。即便是最年輕的韓國瑜(當選幾率也最低),到今年6月也將年滿60歲。想當年馬英九初任國民黨主席是55歲,陳水扁、蔡英文也都是50歲出頭當上民進黨主席。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如何能帶領國民黨走向新時代,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此一問。
黨員太“老”。曾做過洪秀柱“大選”競選顧問的葉匡時日前透露,國民黨有88萬多黨員,但具備黨主席投票權(quán)的不到23萬人,其中65歲以上、40年以上黨齡者(主要集中在黃復興黨部)約17 萬人,他們不用交黨費就有投票權(quán)。換言之,有資格投票選黨主席的國民黨黨員,有接近四分之三是65歲以上的老人。導報記者去年3月駐臺時曾深有體會,當時在黨主席補選投票現(xiàn)場難覓50歲以下的投票者。一個健康、有活力的政黨需要老中青三代結(jié)合,讓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在學識、經(jīng)驗、創(chuàng)新等方面互補同進。當前國民黨的確有些“老”,這個“百年老店”急需換上新血。
理念太“老”。1月13日是蔣經(jīng)國去世紀念日,國民黨的幾位參選人不約而同打起“經(jīng)國牌”。吳敦義在回憶當年受蔣經(jīng)國提拔的往事時,甚至一度哽咽落淚。30多年前,蔣經(jīng)國開創(chuàng)了“臺灣奇跡”,他的政績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樂道。但現(xiàn)在畢竟不是1980年代,“90后”的年輕人對蔣經(jīng)國是沒有感覺的,何況“蔣經(jīng)國經(jīng)驗”有其時空背景,和臺灣當前的環(huán)境不可同日而語。國民黨“大選”失利后,外界期待其能提出打動年輕人的新理念,可惜至今仍沒有,“經(jīng)國牌”倒是快被打爛了。難怪有臺媒疾呼,“醒醒吧!國民黨打‘神主牌’,年輕人已無感!”
年輕人象征著未來與希望,一個政黨若得不到年輕人的支持,是沒有前途的。國民黨未來不管誰接任黨主席,年輕化都是必走的道路,不僅要招募年輕黨員,更要爭取年輕群體的支持。國民黨年輕了,才會有“咸魚翻身”的本錢,否則只能發(fā)出“好無助”的感慨,卻無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