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多美普林西比日前主動與臺灣斷交,此事照例又成為綠營操弄民粹、打造同仇敵愾氛圍的契機。蔡英文辦公室說,中國大陸借圣國財政困難,趁勢操作“一中原則”,這不僅傷害臺灣人民感情,也破壞兩岸穩(wěn)定。
臺灣《中國時報》23日發(fā)表遠望雜志社社長林金源的評論說,請問中國大陸自1949年以來,有改變過“一中原則”嗎?如果沒有,何來“趁勢操作”之說?又,當“中華民國”高坐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座位之日,不也堅持“一中原則”嗎?李登輝的“國家統(tǒng)一委員會”在1992年通過《關(guān)于“一個中國”的涵義》說:“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為什么臺灣口中的“一中原則”如同變形蟲?好用則用,不想用就視如蛇蝎、如敝屣?文章內(nèi)容摘編如下:
中國大陸始終如一,兩岸沖突的關(guān)鍵是:臺灣從“統(tǒng)”變“獨”。綠營不敢“臺獨”,卻牽拖“一中原則”,令人不齒。
蔡英文在臉譜網(wǎng)上,舉2013年岡比亞與臺灣“斷交”為例,指責大陸在國際上“打壓”臺灣,從未停過。蔡說對岸的打壓和黨派無關(guān),和誰執(zhí)政也無關(guān)。朝野應(yīng)團結(jié),讓她帶領(lǐng)臺灣“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