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清算國民黨 恐引發(fā)藍綠選民對立
如果說“審課綱”是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而廢“紅十字會法”、強行通過“不當黨產(chǎn)條例”則是赤裸裸的藍綠斗爭,而這一切都是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以民意為名行權力斗爭之實,本質上都是一種民粹。
7月中旬,民進黨以絕對優(yōu)勢通過提案,廢止施行已超過60年的“紅十字會法”。綠營搞這一出,表面上是讓臺灣紅十字組織回歸“人民團體法”監(jiān)督,讓善款使用更加透明,實際上卻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曾做過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的羅智強撰文指出,臺灣“紅會”歷經(jīng)風雨,幾乎就是“中華民國”的歷史側影,民進黨以“立法”之刃斷掉紅十字組織的雙翼,說穿了與提出“廢孫中山遺像”的出發(fā)點是一致的,即刨去所有和“中國”有關的歷史之根。律師陳長文則直指這是“清算式的政黨惡斗”。
對付“穿皮鞋”的國民黨,“穿草鞋”的民進黨還有殺手锏,本周綠營仗著“人多勢眾”通過“不當黨產(chǎn)條例”。這一招堪稱是“抄家滅族”,不僅國民黨被清算,連跟國民黨關系密切的“紅會”、“救國團”、婦聯(lián)會等團體也受到牽連。國民黨的黨產(chǎn)有其歷史背景,但民進黨以“有罪推定論”來處理,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弄不好還會引發(fā)藍綠支持者的對立。
民進黨如今把精力都放在清算國民黨上面,也不由得讓人有此一問:他們會有時間處理經(jīng)濟、民生議題嗎?
族群相爭何時了 鄭成功竟遭“批斗”
民進黨玩民粹,可謂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前天,一群親綠的大學教師向臺南火車站前的鄭成功銅像潑紅墨水,指稱鄭成功當年是屠殺原住民的“兇手”,并要求民進黨當局提出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方案。過世300多年后還遭此待遇,“國姓爺”若地下有知,一定會氣得夠嗆。
鄭成功銅像被潑紅墨水,這跟民進黨長期操作族群議題不無關系。今年8月1日,臺當局將有大動作,不僅已定該日為“原住民日”,蔡英文也將以領導人的身份,向原住民道歉。不過,蔡此舉被批“作秀”,也有臺媒指出,即使道歉也未必能促進族群和解,反而可能勾起原住民對漢人的“舊恨”。
在過去的選舉中,民進黨憑借炒作族群議題屢試不爽,蔡英文曾高喊“族群團結”,但從其執(zhí)政后的表現(xiàn)看,很難讓人對她有太多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