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化傾向往往跟反智傾向同構(gòu)。稍微用理智分析,各種天花亂墜的論述和牛鬼蛇神的幻象就容易破功。一地雞毛下,凸顯的是一個大大的“偽”字。“民主”、“自由”、“人權(quán)”是臺灣本土民粹主義最愛談的詞語。僅舉一例,民進(jìn)黨和綠媒反對縮短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年限,理由竟是,這“不只是人道不人道、人權(quán)不人權(quán)的問題,而是他們的母國敵視臺灣”。指鹿為馬反咬一口的同時,撕下溫情脈脈的人權(quán)面紗,棄之如敝履,再在上面踏上幾腳噴幾口唾沫。這種偽善破功,怎么不讓人齒冷?!
別忘了,殺人一千自損八百,蠻不講理扇人耳光有時還會手疼呢,極端化也具有反噬效果。陸客不來,你眼不見為凈了,以此為生的旅行觀光業(yè)者呢?大陸客還是日本客,都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消費者與服務(wù)者的交流,怎么會扯上政治光譜甚至分個三六九等?他們也有老婆孩子要養(yǎng)活呀。說不定他們就是你的鄰居或者親朋好友。陸客斷崖式下跌,島內(nèi)經(jīng)濟(jì)受影響,只是要是島內(nèi)一分子,就無法置身事外。PTT論壇(臺灣著名論壇)里“排中”思潮很兇,對陸客暴減也不乏叫好聲。但別忘了,島內(nèi)經(jīng)濟(jì)不振,年輕人苦悶不已,出路絕不是靠做一組“陸客不要來”的PPT就可以柳暗花明。如果不能海納百川搞活一池春水,連維持生活尊嚴(yán)的下限──22K恐怕都保不住。到那時,受傷最深的是誰?
或許作者都沒有想到,一組“重新感動,一個沒有中國客的臺灣”照片,在對岸實打?qū)嵰l(fā)軒然大波。有大陸微信公號引過去,立馬就突破10萬+。心傷之余,大家不由自主的討論,看到這個廣告,你還會去臺灣旅游嗎?這種在海峽兩岸引發(fā)的情感撕裂,跟之前島內(nèi)的本省外省議題引發(fā)的撕裂何其相似。其實民粹者想的很明白,他們就是要販賣對大陸的敵視與仇恨,然后火中取栗。只是這把火一旦燒起來,破壞力和吞噬效果就不是縱火者所能控制得了了。8年來臺灣各界辛辛苦苦累積起來的美好形象,可能三下五除二就會敗壞干凈。這是真愛臺灣,還是真害臺灣?(文/王大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