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創(chuàng)意旅行社游覽車事故,連同失蹤者總共26人死亡。當時正值臺風來襲,造成蘇花公路重創(chuàng),土石流失,滿載陸客的游覽車從路上摔進懸崖下的太平洋中。事故在當時臺灣媒體的報道下,大多以天災去解釋創(chuàng)意旅行社的游覽車事故,更多將目光集中在如何做好水土保持,或是增強防災意識,較少提及旅游業(yè)者該負起的責任。如今,島內開始討論火燒車是否有“人禍”的問題。
比如,有業(yè)界表示,火燒車意外,陸客低價團是誘因。臺“旅行公會全聯(lián)會”前秘書長許高慶在臉書發(fā)文指出,團費高低和旅游安全沒有絕對關系。關鍵還是旅游安全保障到位不到位。《聯(lián)合晚報》認為,臺灣的觀光要打開能見度,安全是絕無妥協(xié)的第一要求,當局有必要大力改革,旅游安全、品質有保障,觀光才能走得長遠。
有臺媒認為,火燒游覽車恐影響陸客來臺意愿?!锻鷪蟆芬矆蟮勒f,安全管控差,已經有大陸網(wǎng)友怒撤臺灣行,“為什么死的都是大陸同胞?”
多家臺媒引用香港中評社的看法表示,希望臺灣做好善后、調查原因、檢視旅游安全問題三方面工作,務必給游臺陸客安全保障,別讓陸客“以命游臺”。赴臺游悲劇頻發(fā),大陸游客成為最大的苦主。在兩岸關系陰晴不定的當口,臺灣各界非常擔心大陸游客“不來了”。拋開別的因素不說,如果安全沒有保障,大陸游客真的有可能不來了!
( 任成琦 王 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