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蔡英文的“外交處女秀”,《聯(lián)合晚報》6月30日評論稱,蔡英文首次出訪,兩岸議題依然如影隨形。雖然她標榜踏實路線,但面對最需務實面對的兩岸問題,蔡英文自我設限的保守與單方面要求對岸保持彈性的矛盾,讓她的“踏實”標準因事因人因地而異,也令外界霧里看花。蔡英文霸氣喊“臺灣總統(tǒng)”,要外界勿政治解讀時,像個充滿彈性的政治領導人;但面對“九二共識”這個啟動兩岸關系的開關,又成了固守意識形態(tài)、寸土不讓的律師。蔡英文如何只想選擇性地要求大陸展現(xiàn)善意和彈性,自己卻是鐵板一塊?
“踏實外交難行”,臺灣媒體人林河名評論稱,蔡英文前腳剛走,還在臉譜上大贊“這就是踏實外交”,巴拿馬總統(tǒng)瓦雷拉的臉譜就耐人尋味地讓“中華民國”變成“中國”。運河拓寬竣工典禮當天,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巴拿馬輪,從蔡英文眼前緩緩駛過。事實擺在眼前,蔡英文強調(diào)“踏實外交”,但國際間除了傳統(tǒng)“邦誼”,更有政治現(xiàn)實的利益考慮。究竟哪種比較“踏實”?值得琢磨。(陳雯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