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國商會也明確表示對新當局的能源政策擔憂。它在日前發(fā)表的2016年度白皮書里,用“面臨特別挑戰(zhàn)”來形容臺灣新當局的能源供應。美國商會質疑,民進黨當局既要在2025年建成“非核家園”,又承諾在2030年減少20%的碳排放、2050年減排50%,而廢核后出現的電力缺口得靠火電廠補足,這兩者如何同時達標?民進黨上臺時既設定了減碳目標,又承諾以合理價格確保產業(yè)界享充足、可預期能源供應,這光靠節(jié)約能源與改采再生能源能達成嗎?美國商會認為,民進黨當局應提出明確的能源計劃。
早在去年底,臺灣歐洲商會和日本商會也已表示過對電力穩(wěn)定供應的擔憂。但當時的民進黨為拉選票,對工商界與外商的缺電警告無動于衷,仍強烈堅持“反核電”與發(fā)展綠色能源。如今屁股換了位置,上臺未滿月的民進黨就自我打臉了。
“核從”:昔日盟友不干了
上臺前,民進黨的一貫觀點是“臺灣根本不需要核電”。臺新當局副領導人陳建仁在參選時曾表示,臺灣經濟部門及負責臺灣主要電力供應的臺電公司對綠色能源沒有積極研究規(guī)劃,但民進黨有很好的規(guī)劃,再搭配全民節(jié)能減碳,不必使用核電廠!這樣的說辭為民進黨拉來了大量選票。
但僅僅上臺17天,臺“行政院長”林全在受訪時就話鋒突變,表示為紓解夏季供電吃緊狀況,“考慮重啟核一廠”,“經濟部長”李世光、“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也在不同場合附議。“經濟部”技監(jiān)吳玉珍更稱,在用電吃緊下,要做好核四廠啟封準備。這些表態(tài)引爆了島內輿論,連民進黨內部分人士及昔日盟友——“時代力量”黨團、臺北市長柯文哲、環(huán)保團體等都不買賬,痛批民進黨“自我打臉”。
有社會團體犀利指出:“國民黨執(zhí)政,核一廠1號機停機17個月都沒動,民進黨上臺還不到17天,卻傳出要重新啟用,這說得過去嗎?”有島內媒體指責:“為什么過去1年半,臺電希望重啟核一廠1號機是‘假缺電’、‘核安當兒戲’,而蔡英文上臺不到1個月,這時重啟就忽然‘安全了’、‘程序正義了’、‘核安不兒戲了’?”“臺灣環(huán)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更是直言,新當局宣稱“非核家園”,現在一上任就說要重啟1號機,“之前的非核宣示根本是騙選票”,是詐財、詐騙。林瑞珠還赴臺北地檢署控告林全觸犯恐嚇公眾、損毀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