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共有兩百多位“院士”,目睹這樣的發(fā)展,有不少敢言之士實在看不下去了,發(fā)起聯(lián)署書,有四十位“院士”簽了字,要求馬英九退回名單,“中研院”應重新開會推舉“院長”候選人。九名評議委員聚在一起就決定了下一屆“院長”是誰,作法未免草率,這種古時候遺留下來的推選辦法早就該修改。交通便利,科技如此發(fā)達,何不聚集所有的“院士”于一堂,充份討論后再投票推舉下屆“院長”候選人?今年七月要召開全體“院士”會議推選新“院士”,就將選“院長”列入議程也是舉手之勞。
去除這個老大學術機構(gòu)目前丑陋的政商瓜葛,恢復基礎學術研究,重振“中研院”的聲譽,此其時矣!馬英九可以在他任期的最后幾日,秉承良知做一件為后世稱道的善事,他還有甚么顧慮的?笑罵就由它去吧!
馬英九批準翁啟惠辭職,但是沒有退回“中研院”評議會的候選人名單,說是要親自與這幾位“中研院院長”候選人面談后,再做圈選,以示慎重。
這項決定很令人失望,因為它放棄了改革“中研院”的大好機會。“中研院”兩次遴選“院長”不理想,有李、翁二人將一個正派的學術研究機構(gòu)做政治綠化、還沾染上銅臭氣,下一屆的“院長”任命,能不慎哉?交給全體“院士”大會來決定下屆“院長”,是一個民主、公正、廣得人心的做法,為什么不執(zhí)行呢?
馬英九在批準翁某辭職的公文中說,有“院士”要求退回名單,七月份由全體“院士”大會選出“院長”候選人,但是也有“院士”不贊成這么做,所以馬先生就決定面試已經(jīng)提出的幾位候選人,希望兩方面都不得罪。其實他是在附和李、翁本土派所提出的人選,下屆“院長”將是一丘之貉。
這正是馬英九八年來的行事慣例,希望滿足所有人的要求,但人人不滿意,個個怨聲載道,他的民意支持度就跌到了個位數(shù)。唉!政治生涯已走到盡頭,只剩下幾天了,何不干脆一點做一件正確的事呢?(唐荒 資深政論家)
網(wǎng)址:http://www.huaxia.com/thpl/tdyh/th/2016/05/48373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