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29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28日社論指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結(jié)束到現(xiàn)在,兩岸政治關系前景依然不明,大陸方面顯得低調(diào)自制,對蔡英文與民進黨并無惡言,呈現(xiàn)風平浪靜景象,這樣的自制是正確的,也值得肯定。然而,風平浪靜是否只是山雨欲來前的片刻平靜?
表面的平靜并不代表海面下不是洶洶暗流。平靜中卻讓人擔心,真正的風暴正在醞釀中,而且可能不用等到蔡英文5月20日就職,從2月馬當局正式進入看守期間,大陸對臺政策恐怕就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對此一險峻情勢,臺灣民眾不能懵懂,贏得執(zhí)政的民進黨,更須拿出積極行動化險于未然。
這樣的險峻,反映在幾個層面上。以“九二共識”為例,蔡英文從選前到選后,不斷的通過多次微調(diào),試圖貼近“九二共識”。顯然蔡英文也很清楚,“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的關鍵基石,基石不在,不只兩岸關系地動山搖,她風光贏來的執(zhí)政權(quán)也可能天崩地裂。
文章說,對于蔡英文切香腸式的“微調(diào)”,大陸既不否定,也未肯定,而是行禮如儀的回到三段論:“堅持九二共識、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quán)和領土完整。”不只是言語冷漠,在政策行動面上,緊縮式的行動已悄然展開,以馬英九在兩岸3個指標建樹為例:“陸客來臺、各項兩岸協(xié)議、兩岸直航”,除了兩岸直航目前沒有受波及,陸客來臺已傳出大幅緊縮,意謂每年200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陸客消費收入將受到重創(chuàng),云朗觀光集團總經(jīng)理盛治仁已發(fā)出旅館倒閉潮的警訊。目前進行中的各項兩岸協(xié)議的談判,實質(zhì)上也陷入全面停擺,能不能恢復尚在未知。
這些警訊交織出讓人憂心的畫面,大陸方面似乎顯得心意堅定,會依自己需要與步驟行動,過去大陸在決定兩岸政策時,受美國因素、臺灣因素、對國民黨感情這“三因素牽絆”的考量似在大幅下降。所差的只是,在民進黨的新“立委”或新領導人走馬上任前,還沒有撕破臉。這將讓臺灣未來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這是臺灣民眾不能掉以輕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