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加分 但求不減分
副手雖然并不是選舉中的制勝關鍵,但卻也能傳遞出不少信息。副手不僅能體現(xiàn)參選人的個性和格局,還能傳遞出些許參選人未來的從政理念。也正因此,在臺灣政壇有共識,挑選副手即使不能加分,但求不要減分;不能幫忙,也至少不要添亂。
比如馬英九2008年代表國民黨奪回失去8年的執(zhí)政權(quán),他選的副手是蕭萬長。“微笑老蕭”人緣不錯,選票上自然不吃虧,而且蕭萬長是經(jīng)濟長才,馬英九選他做副手是要在經(jīng)濟上打破閉關自守,開拓新局,傳遞出由政轉(zhuǎn)經(jīng)的信息。
2012年選舉時蔡英文也想延續(xù)了馬英九選副手的思路,突圍民進黨和政治圈,找一位經(jīng)濟專家。她找了做過“財長”的林全和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無奈都被拒絕,最后只好又回到民進黨內(nèi),找了當時的秘書長蘇嘉全。但無奈蘇嘉全違法使用農(nóng)地,輿論惡評如潮,令蔡英文疲于應對、灰頭土臉,副手非但沒幫上忙,反倒掉了鏈子。
參選經(jīng)驗最豐富的宋楚瑜,雖然歷次參選屢戰(zhàn)屢敗,但是選副手倒是一向顛覆傳統(tǒng)。2000 年退黨參選,找上長庚大學校長張昭雄素人搭檔。2012年他再次從醫(yī)界覓才,找上了在臺灣醫(yī)學界如雷貫耳的林瑞雄,林瑞雄雖然政治資歷白紙一張,但也有人封其為臺灣歷史上智商最高的副手。
副手要甘當“綠葉”嗎?
傳統(tǒng)的副手大多要稱職的擔任“綠葉”的角色,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采,同時也不能惹禍。過最典型的就是李登輝時期的副手李元簇,謹守分寸,不言不語,讓人幾乎忘了他的存在。但相反地,陳水扁副手呂秀蓮則是個“大炮”,上任不久就公開抱怨自己是“深宮怨婦”,時時挑戰(zhàn)一下陳水扁,搞得阿扁幾乎跟她公開翻臉。對此,作家李敖調(diào)侃這對正副手為“惡人自有惡人磨”。
現(xiàn)今,陳建仁是否也如同呂秀蓮一般不甘愿做一個影子副手。陳建仁第一次以副手身份公開亮相時,就說他不會是一個沉默的副手。面對記者們的犀利發(fā)問,陳建仁應對自如,毫不緊張,讓語速較為緩慢、偶爾還會語句不通的蔡英文都不得不感嘆,“他的口才比我好”。前“衛(wèi)生署長”李明亮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陳建仁敢于負責,智商、情商都非常高,應該不會只是默默地當一個隱形人。
副手對于候選人來說也許只是綠葉般的陪襯作用,但是他們是否真的只甘于此類角色,還得且選且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