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原是一個定期投票的“和平易幟”機制,但臺灣的民主政治,卻變成了一種終年延續(xù)不斷的內(nèi)耗式戰(zhàn)爭。去年剛選完“九合一”,就有人問柯文哲要不要選“總統(tǒng)”,原因無他,“民氣”已經(jīng)變成一種不可自拔的政治賭盤。同樣的情況,全臺有許多剛剛當選地方議員的人,短短不到半年,馬上要轉(zhuǎn)換跑道改選“立委”。然而,許多選民對此竟也不以為兀,覺得“更上層樓”比政治承諾重要,這才是令人費解之處。
臺灣政治只剩下“選戰(zhàn)”的驅(qū)動,而無力回歸“治理”的主軸,這正是民主最大的失落。如果政治人物只熱衷選舉,卻無法在競選過程中激蕩新的思維或提煉新的動力;如果選民太健忘、太情緒化、或太容易被煽惑,而無法在各種政治場域?qū)φ稳宋锾岢龀掷m(xù)且有效的鞭策;那么,選民最終將淪為一顆顆任人擺布的棋子,不知道自己將被置于何方,就更無力阻止臺灣迷途的命運。
心中只有選舉的政黨,將不會記得政治是要服務人民;而選民如果只剩下一張賭爛票,民主政治也將注定不會有實質(zhì)內(nèi)容。回想2000年前后,政治人物還懂得在選舉中吹捧人民為“頭家”;而現(xiàn)在,選民被忘得一干二凈,卻是“婉君”在網(wǎng)絡上拼命幫政治人物作先鋒打頭陣。這點,恐怕比“政治只剩下選舉”還令人感到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