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五里橋
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長古代石橋
而安平橋的大部分石料
是從金門附近的大佰島開采的
這些石料長短不一
最長的有11米長
最重的有二三十噸
古人在漲潮時用船運載石板

浮架于橋墩之上,待潮汐慢慢下退
橋板從而橫放在橋墩上面
據(jù)介紹,安平橋建造之初
閩臺兩省民眾
便共同出資出力建橋
安平橋在南宋時期建成后
于明、清兩朝和民國時期
均有多次維修
而當時,不少早期從安海和水頭
去臺灣經(jīng)商的商人知悉后
均紛紛回到家鄉(xiāng)
捐資捐款,同修此橋
這座古橋架起了
閩臺同胞交流的橋梁
在古代,安平橋作為商貿之橋
對當?shù)氐慕?jīng)濟、貿易、商旅運輸
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安平橋已成為一座
友誼之橋、合力之橋
它既是文化交流的圣地
也是很多臺灣同胞
難以忘懷的鄉(xiāng)愁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