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國家移民管理局6日公布的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邊檢機關(guān)共保障港澳臺居民出入境400.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7.1%?;馃岬臄?shù)據(jù)背后,有臺灣青年“跟著電影游大陸”的貢獻。
有島內(nèi)媒體觀察指出,“跟著電影游大陸”正在引領文旅新潮流。就此,“看臺海”采訪多位臺灣青年、媒體人和島內(nèi)學者發(fā)現(xiàn),島內(nèi)媒體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電影+旅游”在近期成為臺灣年輕人的新玩法,這種模式對他們有很大吸引力。
超棒的多重體驗:福利多、票價優(yōu)、景色美
多位剛結(jié)束旅行的臺青表示,“跟著電影游大陸”給他們帶來了多重美好體驗。
首先是光影藝術(shù)帶來獨特體驗,讓人共情共鳴。臺灣媒體人許陳品告訴“看臺海”,大陸電影精品佳作不斷,其中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影片在臺灣年輕人中尤為受歡迎,很多臺青把《哪吒之魔童鬧?!芬暈?ldquo;近兩年看過最棒的電影”,正在全臺熱映的《長安三萬里》閩南語版也讓大家倍感親切,從而不斷加長旅游地的“種草”清單。現(xiàn)實、文藝等其他題材的大陸電影同樣受到臺灣青年青睞,臺青郭蕓廷表示:“講述生命與離別的影片《我會好好的》很打動我,忍不住想親自去取景地看看。”
大陸推出的觀影福利降低了觀影成本,提升了體驗感。不少臺青點贊“中國電影消費年”活動,“福利很多,票價優(yōu)惠,體驗感非常好”。臺青袁晴陽領取了觀影優(yōu)惠券,她表示,臺灣同胞也能毫無障礙地享受這些福利,這種真正融入的參與感很棒,也鼓勵我們更頻繁地走進影院觀影。
島內(nèi)學者表示,“跟著電影游大陸”之所以受到臺灣年輕人喜愛,不僅是電影好、福利多,旅游的體驗也讓他們感到不虛此行。
臺青在大陸旅游過程中,地大物博景美成為他們最難忘的體驗。郭蕓廷在“五一”假期跟著電影游廈門,她說:“我去了鼓浪嶼、白城沙灘,吹海風、踩沙子,很有電影里的味道。”臺灣媒體人許陳品表示,很多臺灣年輕人在“電影+旅游”的玩法中,游覽新疆的天山和沙漠,體驗云南中緬邊境的東南亞風光,感受黑龍江的凜冽冰雪,在臺灣媒體做的調(diào)查中,這些地方也是最受臺灣人歡迎的大陸旅游目的地。
臺青們還特別提到,大陸優(yōu)秀的基礎設施讓他們“跟著電影游大陸”時更便捷舒適,“這種現(xiàn)代化的體驗在大陸才有”。臺青潘柏銓認為,大陸的高鐵、電子支付以及充電寶、自行車等共享經(jīng)濟服務讓整個旅游體驗感更上一層樓,很方便,想要再來。
“很有生命力”的新玩法:“首來族”了解大陸的新模式
在這些臺灣年輕人看來,“跟著電影游大陸”這種新模式、新玩法“很有生命力”。臺灣《旺報》的報道也認為,觀眾喜歡電影,也喜歡電影所衍生出來的其他文娛活動,未來這種模式可以形成更大效能。
親切共鳴的體驗感讓不少臺青回味無窮,已經(jīng)開始籌劃下一次“跟著電影游大陸”。郭蕓廷告訴“看臺海”:“在電影引導下的沉浸式體驗還挺上頭的,特別是聽到街上有人講閩南語,瞬間就有種‘我懂你’的親切感。以后我還會繼續(xù)這樣的旅行,已經(jīng)在和朋友商量下一站去哪了。”
大陸的電影和旅游持續(xù)煥發(fā)生機活力,對于同文同種的臺灣青年疊加出更大吸引力。臺青林景茂表示,隨著更多國產(chǎn)大片上映,大陸的絕美風光、人文景觀、科技發(fā)展也通過光影藝術(shù)走進島內(nèi),“讓我們想要去探索更多”。
更重要的是,在“跟著電影游大陸”認識真實大陸后,很多臺青都想要“二刷”、“N刷”大陸。林景茂認為,這是臺灣青年特別是“首來族”了解大陸的新模式,“電影+旅游”具有很強感染力,能夠幫助臺青打破隔閡,看到大陸的多元與美好,來了還想再來。
有臺青表示,回臺后會把“跟著電影游大陸”推薦給更多島內(nèi)朋友。隨著暑期馬上到來,相信會有更多臺灣年輕人按圖索驥,用腳步丈量不一樣的大陸。在兩岸共同文化基因和情感紐帶下,臺灣青年“跟著電影游大陸”必將越游越深、越走越廣,碰撞出更多火花。
據(jù)“看臺海”公眾號報道
共享兩岸風光之美旅游交流不應設限
“五一”假期剛剛落幕,兩岸旅游話題再次成為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金門縣觀光處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五一”期間,金門迎來7650名大陸游客,包含陸客在內(nèi)共有12380人通過“小三通”抵達金門,該數(shù)字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一倍。這不僅帶動了當?shù)氐挠^光經(jīng)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兩岸民眾通過旅游加強了解、增進感情的愿望。
與此同時,大陸各地在“五一”假期迎來旅游高峰。經(jīng)文化和旅游部數(shù)據(jù)中心測算,假期5天共3.14億人次出游,同比增長6.4%。旅游平臺攜程數(shù)據(jù)顯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30%。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熱門城市均接待了大量境外游客。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大陸方面已多次表達歡迎臺灣同胞來大陸旅游的善意,民進黨當局卻依舊未解除自2020年起實施的“禁團令”,臺灣旅行團仍然被禁止赴大陸旅游,這種人為設限,成為阻礙兩岸民眾正常交流、相互了解的一道障礙。
兩岸民眾相互走動、熱絡交流,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當前兩岸關(guān)系下,民間交流的維系尤顯可貴。旅游不僅是經(jīng)濟活動,更是文化與情感的連接。兩岸同文同種,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根脈。從八達嶺長城到杭州西湖,從敦煌莫高窟到廈門鼓浪嶼,大陸廣袤的土地上遍布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勝地,是臺灣同胞心之所向、渴望親歷之地。
事實上,2023年5月,大陸方面已宣布恢復接待臺灣居民來大陸團隊旅游。2024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將率先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游,并在兩岸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后,恢復福建居民赴島內(nèi)團隊旅游。這些措施是對臺灣民眾和旅游業(yè)界期盼恢復兩岸旅游交流合作的積極回應。
反觀民進黨當局,卻始終在解除島內(nèi)居民來大陸旅游“禁團令”上反復無常、言而無信。在當前島內(nèi)物價上漲、生活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不少旅游業(yè)者都呼吁早日解除“禁團令”限制,別再以政治考量犧牲民眾福祉。
山河無言,卻能傳情;人心有愿,不應設限。祖國的大好河山,理應為兩岸同胞共同欣賞、共同珍惜。民進黨當局一方面高喊“民主自由”,一方面卻限制民眾的自由選擇,其矛盾與荒謬顯而易見。
兩岸命運與共,和平發(fā)展符合兩岸民眾的利益。民間交流愈多、互信愈強,和平的根基也會愈加牢固。旅游應該成為和平的重要助力,而不是政治的犧牲品。
兩岸風光應共賞,民間情誼當相連。希望民進黨當局正視島內(nèi)民眾的真實需求,傾聽業(yè)界的理性呼聲,早日解除“禁團令”,讓島內(nèi)民眾能夠自由地走進大陸,親身體驗厚重的文化與壯美的山河,也為兩岸關(guān)系的良性發(fā)展注入更多民間活力與溫度。(來源: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