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應用市場化機制,為臺生建構非官方化的在陸生活服務平臺。
即使在臺青認可大陸經(jīng)濟騰飛、贊同大陸惠臺政策的前提下,“以經(jīng)促政”依舊是一個長期性的愿景,而非短期內的目標。
目前來看,政治態(tài)度是大陸對赴陸臺生、臺青的重點考察內容。但過多的政治考察反而會給臺灣青年造成負面印象,打擊其赴陸積極性。
降低政治審核力度,允許中間地帶存在,并施行多元化的綜合考量標準似乎更切合實際。
同時,臺青赴陸后,由于在生活起居、交往溝通、制度交通等各方面多有不同,因此需要時間調適。在各級建立非官方化的生活服務平臺,不僅有助于降低兩岸民間人員往來流動,擴展大陸對臺工作靈活度,且可舒緩赴陸臺青心理壓力,使他們更愿交流,也更好交流。
總之,在當前兩岸關系整體趨冷的大環(huán)境下,大陸應發(fā)揮制度性優(yōu)勢,打造長效、動態(tài)的臺青政策和反饋機制,持續(xù)推進臺灣青年赴陸工作。
惠臺青年政策是一個“制定—實施—反饋—調節(jié)”的綜合系統(tǒng)工程,需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動態(tài)調適。
但需注意的是,過頻的政策調整會增加臺青的不安全感,反而會引起負面效應。
因此,把握臺青實際赴陸需求,多渠道向臺青提供權威信息,并為其在陸生活提供基本服務與保障,是務實推動臺灣青年赴臺的重要舉措,也是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目標的重要實現(xiàn)途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