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香港中評社報道,蔡當局拉高兩岸對立,制造緊張氛圍,金門無黨籍“立委”陳金珍接受中評社訪時感嘆,很多臺灣人沒去過大陸,存在許多舊認知,金門人常去廈門,比較了解大陸,大陸生活不斷在進步,金門卻是一成不變。廈門建設比臺北還進步,實在令人感嘆。 
  陳玉珍表示,金門與臺灣本島民眾對兩岸關系概念真的不同。金門是前線,過去與大陸直接打過仗,許多民宅外墻都有彈痕,造成不少傷亡,臺灣本島反而從沒交戰(zhàn)過。照理說金門和大陸應有血海深仇,但金門人愿意和大陸往來,原因一是金門距離大陸廈門很近,一水相望,只要天氣好,可以看到彼此,兩邊最近距離甚至只有1千米,金廈兩邊舉辦游渡活動十幾年來從未間斷。 
  二是因為“小三通”,金門人常去廈門,每次去都會感覺廈門一直在變化。過去臺灣一直指大陸窮困潦倒、水深火熱,可是一去廈門看,人家生活是不斷在進步,金門這邊卻是一成不變。以前是金門賺錢去大陸消費,現(xiàn)在是大陸賺錢到金門消費,兩地經(jīng)過十幾、二十年整個翻轉(zhuǎn),金門人感受非常大,當然會感嘆。 
  她指出,臺灣本島的民眾少和大陸往來,很多人甚至根本沒去過大陸,對大陸存在舊有認知,盡管看新聞知道大陸有進步,但也會接觸負面訊息,所以想法比較不一樣??墒菑B門各項硬體建設其實比臺北還進步,尤其大陸全面進入網(wǎng)路支付時代,臺灣這邊消費主要還是付現(xiàn),讓她感覺很落后。 
  她告訴中評社,人不論是在哪里生活,都會在乎個人生活,因為先要有發(fā)展,其他想要什么才好說,民進黨經(jīng)濟做不好,一直拿“意識形態(tài)”、“主權”升高兩岸對立、阻隔兩岸互相了解,但金門與大陸往來多,自然了解較多,能體認兩岸交流互相往來是好事。 
  對于福建推動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小四通”),陳玉珍說,大陸很積極,做的也很快,問題只在蔡當局準不準。 
  她常跟民進黨“立委”說,就算把對岸當敵人也應了解對方,“知己知彼”沒有不好,難道對自己這么沒信心嗎? “鎖臺”對臺灣更不好,因為長久下去會變成“夜郎自大”,會變得不了解世界,執(zhí)政者會把臺灣帶到看不到未來的地方,這點真的令人感到很遺憾。 
 
																臺海網(wǎng)7月21日訊 據(jù)廈門招考微信公眾號報道,中招普高最低投檔線切出,特長生錄取名單也同時出來了。 在看錄取線前,還是有些東西要先介紹下。 1、最低投檔分數(shù)線就是俗稱的學校的錄取線。 2、要判斷自己能否上自己填報的普高的辦法是,首先,在符合等級、綜合素質(zhì)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