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快的回家路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李政宏也親歷了由繁到簡的臺胞回家路。
早期,因為政治原因,上海與臺北間的往返航班要繞道港澳地區(qū),一條直線航路被硬生生折成了V字型,而且相關(guān)航班也不多。“我們常常是一早就從臺北家中出發(fā),到了深夜才能到上海機場,光轉(zhuǎn)機就要等上兩三個小時,耗時耗成本。”李政宏說。
隨著越來越多臺胞在長三角地區(qū)生活,每每農(nóng)歷新年前,上?;嘏_北機票就變得一票難求,價格也水漲船高。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2003年。當年的1月26日,首架臺胞春節(jié)包機降落在浦東國際機場,這是54年來臺灣民航客機首次飛抵祖國大陸。“大家拿到登機證時都非常激動。你想,從此回家的路變順遂了”,不過李政宏還有些遺憾,因為那時的回臺包機還要繞道港澳,“兩岸能直飛該多好呢。”
5年多后,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2008年兩岸開啟直航,航路由彎取直,上海回臺北時間減到1個半小時。之后,為解決臺胞短期集中出行需求,兩岸間又協(xié)商在重要節(jié)點增開加班機,“臺胞年年說過年回去機票難買,但年年都能順利成行,很重要的就是這些加班機”。與此同時,早上從臺北出門,中午在上海開會,晚上回臺北吃飯,兩座城市的一日生活圈逐漸形成。
因此,已經(jīng)習慣雙城生活的李政宏,對去年臺灣方面阻撓春節(jié)加班機感到失望。他舉了個例子,因為少了加班機,從上?;嘏_北的機票貴了三分之一。如果選擇從上海先到福建,再坐船到對面金門,最后從金門島飛回臺北市,一方面這一航路的運量不足,另一方面金門常有大霧,“有次春節(jié)霧鎖金門,臺商在島上等了5天,然后又直接回上海上班。”
“盡管現(xiàn)在出現(xiàn)波折,但我相信,兩岸走得更近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這是誰都阻止不了的。”李政宏說。
越來越近的兩岸情
“有這么好的事情,我當然要早點來辦。”2018年9月1日上午8時不到,李政宏就趕到青浦區(qū)夏陽派出所。當?shù)弥约撼蔀樯虾J孜簧觐I(lǐng)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他連呼“自己太幸運了”。
8時半正式開始辦理。與市民申領(lǐng)居民身份證流程相似,查驗證件、拍照、遞交材料、選擇取證方式、采集指紋、簽收回執(zhí)。10分鐘后,李政宏辦完了所有手續(xù)。20個工作日后,他就能收到居住證。
在上海工作生活了20多年,李政宏早已把上海當作第二個家了。他說,有了臺灣居民居住證,臺胞在大陸工作、學(xué)習、生活、出行將便利許多。“大陸許多生活類APP注冊都需要輸入18位的證件號,我們過去沒有,就不能享受便利。”李政宏高興地說,未來他們將與大陸同胞一樣,分享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的碩果。
正因為有了自己成功經(jīng)歷,李政宏也希望幫更多的臺灣青年能分享大陸發(fā)展的紅利,“很多臺灣年輕人現(xiàn)在的薪資還沒有20年前高,他們在小確幸中消磨自己的意志,應(yīng)該給他們一個機會。”
由于臺灣當局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作為海峽兩岸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示范點,上海臺協(xié)承擔起兩岸民間交流的重任。2017年,李政宏組織在滬臺企首次組團赴臺北招聘青年來上海就業(yè),2018年還放在臺北。今年3月,李政宏與上海臺商組團至高雄考察,并與市長韓國瑜餐敘。之后招聘會改在高雄舉行,當天收到簡歷3325份,當場有近200人達成錄用意向,又一批臺灣青年會來上海打拼。
“我見證了臺商當年篳路藍縷的打拼不易,也看到了大陸方面惠臺政策的頻頻落地,滬臺經(jīng)濟社會融合發(fā)展進一步深化。”李政宏說,真心希望臺灣年輕人能放下“小確幸”、走出“小世界”,來大陸發(fā)展,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