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現(xiàn)在小部分臺灣漢人有當?shù)厣贁?shù)民族血統(tǒng),那肯定是有的,移民社會異族通婚很正常,但“有唐山公,無唐山嬤(唐山人意為大陸人,整句意思為只有大陸男子娶少數(shù)民族女子,沒有大陸女子嫁少數(shù)民族男子)”也是極少數(shù)。因為,當時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沒有那么多女人可以嫁給漢人男子,清朝法律也是禁止?jié)h人與臺灣少數(shù)民族通婚。
其實,“臺獨”不管怎么編歷史,都避不開臺灣人是怎么來的問題。臺灣的移民史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臺灣人就是中國人,中國政府是臺灣真正的管理者。荷蘭殖民時期的漢人來臺灣多想的是打漁狩獵易貨,清朝時漢人來臺多想的是墾荒種地過上好生活。他們有的人在各類械斗中送了命,也有的成了地主當了富豪。但不管怎樣,有一點他們都變不了,那就是他們都是中國人。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在臺灣殖民統(tǒng)治50年,這才是連日本自已也沒有否認的外來殖民統(tǒng)治。然而,吊詭的是,現(xiàn)在在臺灣搞“臺獨”的沒有一個不是媚日分子。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看看蔡英文、賴清德、辜寬敏等死硬“臺獨”的父輩,都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皇民”分子,他們媚日,甚至像李登輝所說“臺灣是日本的”都是“正常”思維。只是諷刺的是,“臺獨”分子對過中國年的熱衷程度一點也不比臺灣民眾差。這不,前幾天蔡英文就給剛出院的李登輝提前過了新年。
臺灣,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腐朽與侵略者的兇殘才離開祖國懷抱的,70年前又因為家務(wù)事而分離。在這些分離的日子里,大陸過年祭祖總少了些人,兩岸人民分開太久了?,F(xiàn)在該是臺灣循著農(nóng)歷年的味道,回來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