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劇照。主辦方提供
“這一次其實還蠻特別的。因為所有的架構和構思在自己想做的一個音樂劇的架構里面,但試著用本地在大陸這邊的一個生活文化的概念去做一些轉換??墒俏艺J為談論人的情感,各地都一樣。所以我覺得這一次合作還是蠻有趣的。”曾慧誠的理念是要真摯。“像李宗盛的音樂,像羅大佑的音樂,他就是想在跟你講話,給你一些圖片,給你些故事,這些東西讓你感動。一個能夠動人的故事,一定要能夠親近觀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你能夠親近的藝術品,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藝術品。”
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的20位演員全部來自孝義市歌舞劇院。其中,母親“若梅”一角的扮演者海霞,需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從少女時代到花甲之年的轉變。在平時,劇團內歌唱演員和舞蹈演員各司其職,而這一次,要且歌且舞且演,還要完成從民族風向現(xiàn)代、爵士風格的轉變,對每一個演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海霞是山西省杏花獎得主,第13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山西賽區(qū)民族唱法金獎,曾赴俄羅斯參演山西大型舞劇《粉墨春秋》演唱主題曲,在左權大型花戲歌舞劇《太行奶娘》中飾演女二號“向紅”,此次擔任《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的主演。
“在接到角色后,我和院里的演員去北京、廈門觀摩學習過其它音樂劇,導演也在演唱方法、舞臺表現(xiàn)、包括形體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很多次的集訓,用身體的質感,身體歌唱的方式,用身體去傳達一個故事,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新獻,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地方,所有演員都全身心投入,我們在盡最大努力為觀眾呈現(xiàn)一部高水準的音樂劇。”海霞說。
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經歷了18次劇本修改、700多個日夜的辛勞排練,只為打造一場專屬于質樸動人的音樂盛宴。從立項到彩排一年多的時間里,出品人、導演、演員都挖空心思,細細打磨,劇中的每一幕場景、每一個道具、每一件衣服,都是費盡心血。它不僅僅是一部音樂劇,也是臺前幕后一眾演職人員共同完成的匠心之作,為的就是將那份真摯的情感傳遞給所有觀眾。從小家到大家,以小愛見大愛,喚醒大家對親情的重視,進一步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在12月8日、12月9日完成在山西首演后,將開始進行全國巡演。該演出由中共孝義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金藝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好東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孝義市歌舞劇院主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