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1日訊 據(jù)廈門廣電網(wǎng)報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批臺商到廈門投資興業(y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臺商在廈門落地生根,他們的子女也在廈門成長、接棒,融入廈門這座城市。今天的《親歷四十年》,我們來聽聽吳序儂的故事。吳序儂出生在臺灣、成長在香港、奮斗在大陸,如今您要是問他是哪里人,他更喜歡說自己是閩南人。吳序儂的大陸奮斗史有許多個值得銘記的第一:第一批從臺灣來大陸投資地產(chǎn)的商人、福建第一位中外合資企業(yè)"外方代表",參與建設當年的廈門第一高樓--海濱大廈。如今年近七旬的他變身為兩岸"義工",有生之年希望實現(xiàn)的愿望就是:見證兩岸和平統(tǒng)一。
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吳序儂: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吳序儂,是地地道道的臺灣彰化人,卻是上世紀80年代第一個到福建投資的港商。1980年10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面積只有2.5平方公里,廈門的動靜,傳到吳序儂耳中,就成了商機。只隔四個月后,1981年2月,吳序儂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寶頓投資有限公司,抱著"吃螃蟹"的勇氣來特區(qū)創(chuàng)業(yè)。
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吳序儂:我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è)第一站就到廈門來,我的老師是余光中,那個時候過來的時候因為兩岸很閉塞,其實我的出生地是臺灣彰化鹿港。
由于當時臺當局嚴禁商人赴大陸投資,剛到廈門闖蕩時,只能借著香港寶頓投資有限公司的名義,所以每當有人問起他的故鄉(xiāng),吳序儂都支支吾吾,從不說自己是臺灣人。
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吳序儂:我記得(時任廈門市)市委書記(陸自奮),給我講過一句話,你第一個敢進來,我絕對不會讓你吃虧。
1982年2月,香港寶頓成立了第一家外資公司駐廈代表機構(gòu)。最讓吳序儂難以忘懷的是,時任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管委會主任王一士對寶頓公司非常重視,請建發(fā)集團、廈門房地產(chǎn)公司與香港寶頓合作,興建廈門的第一棟24層高樓--廈門海濱大廈。
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吳序儂:海濱大廈,整個的運作過程,全部是建發(fā),全部是政府支持。
于1985年正式動工的海濱大廈,原址是一個自行車停車場,外面則是一片海水。
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吳序儂:海濱大廈在海濱,我記得最深的一根樁,打了39米,打下去,克服了很多困難。


 
          


